第53章 如火如荼 (第1/2页)
05年的夏天是属于超女的盛夏,即使热度不如主世界,放眼当下,超女也是现象级的选秀活动。
无数小姑娘甚至走上街头,花钱找别人发短信,只为给喜欢的选手刷票。
除了短信投票之外,还有疯狂的粉丝狂买投票卡。
一张投票卡15元,可以投15票,关键是它没有限制,不像固话、移动电话,每场最多只能投15票。
投票卡只要有钱,买10万票,100万张票都行。
超女‘刷票’的传闻指的就是这一种投票方式,只要有钱,随便刷多少。
它不仅仅是选秀节目,也是氪金游戏。
当然。
这个方法仅限于星城地区。
湘南卫视又不傻,星城是他们的地盘,可以这么玩,到了其他地方,那就不一样了。
强龙不压地头蛇。
万一玩脱了,想要补救都没机会。
都盖不住,还怎么补?
超女热潮席卷青少年圈子的同时,【草莓音乐节全国校园乐队大赛】也在如火如荼的举办。
不要小看它在大学生群体里的热度。
分赛区举办时,往往是一个学校办比赛,哄动整个大学城,周围大学的学生们都齐刷刷的蜂拥而至。
然后。
这些大学生们不仅呼朋唤友,还在校园论坛、中文社区热议。
国内网民的年龄整体是偏年轻化的,以80后为主,不少70后,别说打字,连电脑都不会操作。
年轻人有什么特征?
气盛啊!
大名鼎鼎的刘华强说过,不气盛,那还叫年轻人吗?
气盛的年轻人一头撞上躁动的摇滚乐。
它能不爆吗?
很快。
暑假到了,全国几百万的大学生开始了一轮大迁徙,回乡的大学生们,又进一步推动了【草莓音乐节】的名气。
这也很正常。
国内很多新鲜事物的推广都有大学生的一份功劳,先在大学生群体火,再借着上百万的个体,以点带面。
人传人。
关键这些宣传还都是免费的!
不要钱!
只要能被认可,他们会主动帮你宣传。
不然怎么说大学生群体很可爱呢,谁不爱自来水?
良渚街道除外!
不过。
【草莓音乐节】的线下热度远远不如超女,毕竟,超女是湘南卫视重点推广的节目。
背靠卫视前三的湘南卫视,受众天然要大于‘草莓’。
报纸、电视台也很少进行大规模的报道。
顶多是校报,以及当地媒体进行报道。
很多人一听,哦,有这回事啊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宣传平台,草莓音乐节的热度只能局限在一个小圈子内。
很少有破圈的机会。
燕京。
“军哥,这是水木、北师大、北大、复旦、同济学校的乐队选拔结果。”
第一阶段的比赛刚刚结束,沈黎挥就把名单送到了李杰这里。
“还有,这些DVD是现场的一些录像。”
“嗯,先放着,我回头再看。”
李杰不紧不慢地泡着茶,他没有第一时间去看那些名单,因为他已经看过好几批。
那些录像,有惊喜,更多的是平淡。
想想也正常。
真当千禧年的大学不卷吗?
更卷!
即便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,这些名校也不是想上就能上,特别是山河四省。
人口越多的地方,越卷。
能考上这些学校的人,大部分都是卷王,这种情况下,又有几个人有心思去搞乐队,学音乐?
不过。
足够多的基数,也诞生了一批可造之材。
最最最最卷的校园大赛,必然是央音。
那边的乐队随便拎一个出来放到其他非专业类院校,都有夺冠的实力。
坐下喝了几杯茶,汇报了一下高校赛的情况,沈黎挥冒出一句话出来。
“军哥,我有一个提议,不知道当讲不当讲。”
“别搞那些,有什么直说。”
李杰瞪了他一眼,都这么多年了,还在那耍花腔。
“就是,明年要不要办一个城市赛?”
沈黎挥如实道。
“您也知道,全国有不少乐迷,也有很多地方乐队,他们的水平可能不太够,但热爱绝对不少。”
“所以,你想把邀请制改为竞赛制?”
草莓音乐节走的一直是邀请制,不走竞赛,一是容易发生一些‘误会’,不要高估人性。
有比赛的地方就有江湖。
如果搞竞赛,即使最后名单到了李杰这里,想否也不好否。
“嗯。”
沈黎挥点了点头。
“我之前有想过,不过,那么办开销太大,前两天,喜力啤酒大中华区的营销总监找到我。”
“他们想要全程赞助城市赛。”
“这样,你回去先搞个章程出来,回头我看看。”
城市赛,李杰并不排斥,其实,类似的比赛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常见。
比如嘉士伯,他们就在全球范围内赞助了一批音乐节,有大型,也有小型的地区音乐节。
那些地区音乐节怎么增加号召力?
合作。
找一个影响力更大的音乐节,成为对方的下线,参加XX音乐节,获得前三,或者冠军可以获得XX大型音乐节的邀请。
就像草莓音乐节高校选拔赛的机制一样。
李杰之前没提出来,主要是审批太麻烦。
还容易出事。
很多地方乐队,都是处于地下、半地下的状态,那歌词,写出来都过不了审。
改?
改不了!
全是违禁。
而且还是防不胜防的那种。
虽然类似的活动都要提前报备、审批,唱什么歌都是固定的,但架不住有人临场改换。
临场爆典。
只要出现一例,那就是一颗大炸弹。
这也是李杰没有当场答应沈黎挥的原因。
他得看看沈黎挥有没有什么预防方案。
如果考虑的足够周全,他不介意多投一笔钱,或者,再找找品牌方化个缘。
喜力、百事、罗兰、雅马哈,甚至红牛都是优质的品牌方。
舍得花钱。
投个一两百万,换算成美金也就二三十万,对于这些跨国集团而言,这点营销费用,真的是小钱。
都不需要上报到总部。
连华夏总部都不需要,一些大区经理就有资格把它申请下来。
除了这些品牌赞助之外,让李戒出出面,找找当地的一些活动方,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承办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