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0章 免费的,才是最贵的 (第2/2页)
“况且辽地生产的玻璃,质量更好。”
秦风对此相当的有信心。
“可若从辽地生产的玻璃,运到江西,这路途中损耗,运费等就成倍成倍的提升。”
“这就跟朝廷修缮黄河,却要优先保证漕运的一样,一切缘由,都是因为运费损耗太甚!”
“开了运河,便能节约下来极大的运输成本,哪怕黄河泛滥了,也要优先保证运河不出事儿。”
秦风很清楚这次黄河泛滥,跟着朝廷优先保漕运的理念有很大关系。
因为朝廷习惯性的保证水运畅通,这能为朝廷省下巨大的运输成本。
黄河泛滥所造成的影响,与漕运成本上升相比,明显更小。
两害相权取其轻。
秦雄英认真聆听着,为秦风续上了新的热水。
秦风继续道。
“辽地运往江西的玻璃,成本居高不下,价格自然不会低了,对于辽地跟江西地方来说,都没有什么好处。”
“可若在江西地方上生产、销售,没有了运输的高额成本,价格自然能便宜下来,千家万户都能用上玻璃,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儿。”
“既然辽地难以从其中获利,不如主动放开,合作共赢。”
秦风停顿了一下,略微想了想,最终还是说了出来。
“其实最为关键的,是辽地生产的一些大机器,辽地从产品上已经很难获得利润了,吃力不讨好,反而是那些大机器,则是免费技术必须要购置的。”
秦风并没有将话说的太明白。
全靠秦雄英自己领悟去。
技术免费,可是技术配套的机器,得花钱!
售卖机床,等于将这个产业最赚钱的一部分,提前取走了!
至于省下相对小的利润,再交给大庆的那些家族工厂。
而且这些机床后期维修,至少十年内得用辽地的匠人守着,辽地再度增加了就业环境。
至于秦风在京都这边得了好名声,不过是意外罢了。
秦雄英听得目瞪口呆。
“侄儿还以为六叔只是单纯的一心为了天下人,才会如此做……”
“怎么?六叔从中获利,雄英不开心了?”
“不不不……雄英只是觉得六叔说的有些……过于直白了。”
秦风对此并不在意。
“有些时候,直白坦诚一些最好,省着本来是一家人,却要猜来猜去的。”
“若那么试探来试探去,最终肯定闹翻。”
秦风也没打算瞒着秦雄英。
这事儿秦风可以说,也可以不说。
总之。
表面上看似天下人都因秦风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。
可天下人获得了如此多的利益,还让秦风自己损失,根本没有任何道理。
开放技术,本身就是共赢的一件事儿。
只不过是将低端制造业,不太赚钱的那部分,向南方转移罢了。
至于赚钱的核心技术,仍旧掌握在辽地手里。
跟秦雄英说的这些,秦风并没有跟庆皇说。
庆皇显然也不太在意这个,甚至连多问都没问。
不过。
看着后方那记录秦雄英起居注的老官,秦风觉得庆皇怕是用不了多久,也能知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