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清心诀都压不住的本性 (第2/2页)
两人正闲谈着,门外倪妮急着追赶了进来,掀起轿帘都来不及叩门,忙道:“老爷,夫人,大街上许多京官都在往皇城去呢。”
“咱们府外方才停了一辆宫辇,上面的公公说,要老爷尽快入宫,边疆战事有变。”
岳凌闻言一怔,看着自己手里的军情消息,喃喃道:“二皇子不是刚奔向山海关吗,这还能有什么变故?”
林黛玉率先起身,安抚了慌张的倪妮,道:“好好,老爷知晓了,下去歇歇。紫鹃,晴雯,过来为老爷束发穿衣,洗净的官袍鹤氅都拿来。”
小丫鬟们忙丢下自己手边的事,应声绕出落地屏风,“是!”
……
皇宫,太和殿,
在接到宫里传出的消息后,百官便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了大殿之前,此刻皆是在玉阶之下交头接耳,议论个不停。
原因无他,众人来到宫门之后才得知,在二皇子领兵出征的同时,草原上的北蛮人,撕毁了之前的合约,并将南安郡王送去和亲的女儿残忍杀害,欲要挥兵南下,直叩雁门关,与女真人成掎角之势。
轰轰烈烈的京城保卫战已经过去了十数年,大昌百姓安居乐业之下,已经远离战火已久。
尤其如今国力也并未衰退,反而是在如火如荼的新法改革下,蒸蒸日上。
哪怕有隆祐帝身体抱恙的这个阴影在,也没人觉得比前朝那次大战,环境更烂了。
所有人都觉得北蛮此时开战不明智,但他就是确确实实的来了。
太和殿内,鎏金香炉吐着缕缕青烟。
御案之后,九龙盘绕的椅背空悬无人,在案旁一侧,大皇子刘安端坐于他设下的监国位,一身蟒袍玉带,面容沉静,目光恍若深潭,扫视着殿内的衮衮诸公。
三皇子刘昀一如往常的立于文官班首,神色淡然,似逢战事也与他无关。
不多时,岳凌姗姗来迟。
当他步入大殿以后,文武百官自然而然的将目光汇聚在了他身上,甚至气氛都为此沉寂下来。
岳凌如今算不上摄政王,但面对军事,他可是切切实实的当过摄政王。
当年镇守京城的时候,岳凌在城内一言九鼎,百官臣服的景象,如今似是显现在眼前。
究竟是战是和,军队如何部署,岳凌的意见是极为重要的。
但在他表态之前,百官们也需得辨明利弊,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行。
果不其然,待大皇子见岳凌到场之后,宣布朝会开始,立即就有文官从队列中站了出来。
兵部侍郎刘年,向前迈出一步道:“启禀殿下!北蛮狼骑异动频频,烽燧急报,其前锋已至雁门关外不足二十里,距我北疆重镇代州不过五十里!边关告急,刻不容缓!”
他声音陡然拔高,目光如钩,盯向岳凌的背影,朗声道:“臣以为,当速遣柱国重臣,统御精锐之师,星夜兼程,北上拒敌!环顾满朝,文韬武略,威震寰宇,能担此擎天保驾之任者,非定国公岳大都督莫属!”
“刘侍郎此言差矣!”
刘年话音未落,忠靖侯史鼎已一步踏出,声音如同金石相击般,脊背更是挺得笔直。
在史家遭受了灭顶之灾以后,他倚靠岳凌全身而退,如今在朝中更是岳凌坚定的支持者。
如今情况固然危急,但偏偏在这个时候,不该让岳凌这根定海神针轻动才是。
直面大皇子,史鼎不避不退,道:“二皇子殿下正率精锐之师出山海关直面女真,京畿之地,看似承平,实则是无险可守,若是定国公再率精锐尽出,腹心已然空虚。”
“定国公乃国之干城,若如此轻动,中了敌兵的调虎离山之计,京城又该当如何?此非御敌于国门之外,实乃自毁长城之举,臣恳请殿下三思!”
言罢,深深一揖,抬起头目光凛然。
“史鼎!你忒放肆!”
一声暴喝如同惊雷炸响,武官队列中,鬓发皆白却筋肉虬结的东平郡王猛地冲出,老脸因激愤涨得通红,指着柳文清的手指微微发颤:“南安郡王的女儿已被杀害,你难道还想议和不成?”
“如今天朝上国,不缺武备粮草,亦不缺精兵良将。定国公无敌于世,用兵如神,此去必如秋风扫落叶,速定北疆!”
史鼎眉头微皱,道:“老郡王,我何时说过要议和了?大可遣其他人出战迎敌!本侯愿亲自挂帅!”
文官队列中,又有御史站出,调笑道:“原以为忠靖侯是真的为国分忧,原来是想自谋前程,取得战功。不过在下以为,忠靖侯还是莫要太过得意了,当年你戍守边关的时候,可没少丢了城池。”
“若想不被北蛮拖入泥潭,影响了辽东之战,若战还是需得速战速决。不然,就还不如议和呢!”
非但是文武官员不和,许多人都是各执一词。
积压的党争戾气、长久以来文武相轻的宿怨,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,在殿前炸响。
“肃静!”
大皇子刘安,瓮声开口,而后缓缓站起身。
朝堂之上,引发争吵刘安也是司空见惯了,只是初次涉及兵戎相见之事,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骄兵悍将的威力。
战事之前,竟敢平视于他。
无非是欺他年幼,又未有军中的根基。
如此考量,二弟对他的威胁便更大了,这自然让刘安不悦。
朝会之前,他曾去到乾清宫求见父皇拿主意,父皇却是说疏于朝事,要他自己视情况而定,这便给了他很宽泛的权利。
刘安先看向岳凌,见他稳稳站在场中,并没有要发表看法的念头。
怕吃个闭门羹,刘安也只好选择与自己关系更为亲近的柴朴等人,先声询问,“柴阁老,您老以为,北蛮来犯,吾等该当如何?”
众人放下争执,纷纷抬头看向文官队列的最前方。
柴朴轻咳了声,头一遭直言不讳,道:“老臣斗胆请战。”
刘安眉头微皱,总感觉这与事先说好的不同。
岳凌若是出京,固然能取得战果,刘安也能信任,但这样对他的威信没有丝毫优势。
可若是派出他的嫡系出征,又没人能够领兵作战。
如此情境之下,为何柴朴还要执意出战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