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岁岁文学 > 我对大清忠不可言 > 第二百七十一章 湘淮合流

第二百七十一章 湘淮合流

  第二百七十一章 湘淮合流 (第1/2页)
  
  东直门外,湘军大营。曾国藩亲率两万五千湘军驻扎于此,等待明天的阅兵。
  
  真正率领湘军受阅部队的,是曾国藩提拔的小将刘锦棠。
  
  曾国藩本人明天是要上承天门跟圣上一起检阅的,此刻刚刚从城内归来。
  
  五十六岁的曾国藩已现老态,回到营中,呆坐不语。
  
  旁边最亲近的幕僚赵烈文凑了过来,“曾帅何故叹息?”
  
  曾国藩回过神来,摇了摇头。
  
  “上午我入城,得圣上接见,大失所望。”
  
  赵烈文摆摆手,“圣上不过才十一岁而已,国家大事又不操于圣上之手,曾帅何必介怀?”
  
  在自己亲信面前,曾国藩并不需要谨慎,叹了口气。
  
  “我不是说圣上。主政的西佛爷啊,才地平常,见面无一要语。恭亲王摇晃不能立足,文祥规模狭隘,亦不知求人自辅。我大清主政的人都这个模样,唉,悔吞纸之事矣。”
  
  围攻天京之时,湘军坐拥三十万大军。
  
  城破之后,曾国藩从安庆赴天京,手下三十多员战将不约而同齐聚大帐,却一言不发。
  
  他的学生彭玉麟递给他一个纸条,上写,“江南半壁江山,老师其有意乎?”
  
  曾国藩大惊失色,将纸条吞落肚中,在帅案上挥笔写了一副对联,“倚天照海花无数,流水高山心自知。”
  
  写罢退入后账。
  
  曾国荃带众将看罢对联,心知曾国藩无意造反,怏怏而去。
  
  后来湘军还是捉住了李秀成,李秀成劝过曾国藩当皇帝,曾国藩杀了李秀成灭口,生怕遭朝廷之忌,还把立下大功的曾国荃给撵家去了。
  
  听曾国藩这么说,赵烈文哈哈大笑,“曾帅彼时英明之举也,无须后悔。如今乔松年要领班军机处了,有淮军在,湘军当时并无成事之望啊。”
  
  曾国藩“哼”了一声,“乔松年当然不会造反,可邵全忠带西征大军入京,行董卓之事,如此跋扈,难道不会反么?”
  
  赵烈文玩味了半天,“邵全忠半路上没有造反,大军到了京城,那就反而绝对不会反了。他也是个聪明人啊,知道等待时机。”
  
  曾国藩有疑问,“淮军此时兵盛,现在不造反,以后还会有机会么?”
  
  赵烈文叹息,“他就是在等机会啊。天下治安一统久矣,势必分剖离析。然而主德隶重,风气未开,若无抽心一烂,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。张之洞给两位佛爷上新军之策,国贼也。我估计,异日之祸,必先颠仆,而后方州无主,人自为政,殆不出二十年矣!”
  
  赵烈文是曾国藩的智囊,真正的无双国士。
  
  他上面那段话的意思,新军一出,就是汉末诸侯蜂起之兆。只要中枢这边皇帝或者主政太后一步踏错,大清就会因为军阀四起土崩瓦解。
  
  曾国藩一直对赵烈文的才华相当服气,听罢摇头叹息,“可惜啊,我老了,邵全忠等得起,我等不起啊。”
  
  回头提高了声音,“来人,叫纪泽来!”
  
  一个二十七八岁的书生入帐,身穿国子监的学生装,乃是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。
  
  曾国藩长子曾纪第早夭,曾纪泽现在就是他的大儿子。
  
  曾纪泽本来借老爹功劳大的光,在国子监当荫生。老爹进京面圣,率湘军受阅,他过来拜访。话都谈完了准备回国子监呢,不知道老爹又叫自己有什么事。
  
  见老爹正伏案写信,不敢打扰。等了半天,看曾国藩写完,颤抖转身,才过去搀扶,给老爹捶背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