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3章 司马懿的危机感 (第1/2页)
“司马氏的小朝廷,坚持不了多久了。
待明年春暖,孤便兵进虎牢关,直捣西晋!”
对于西晋和蜀汉两国,袁耀只打算给他们两年国运。
大乾必须一统天下,这一点没得商量。
袁耀可不会如上一世大魏那般,容忍两个小国残存数十年之久。
还有其他不臣服于大乾的势力,一个都不能留。
袁耀对李儒道:
“文优先生,你派使者去一趟辽东,招降公孙康。
告诉公孙康,交出全部的兵权,来投我大乾,我可以给他封官赐爵。
若是敢忤逆孤的意思,即刻荡平辽东!”
袁耀说出‘荡平辽东’几个字的时候,身上散发出强大的威压。
李儒躬身应道:
“臣遵命。”
袁耀留赵云和公孙瓒在幽州,就是为了收辽东之地。
公孙氏仗着辽东远离中原,几乎是自成一国,过着土皇帝般的生活。
这种情况,袁耀是绝对不会允许的。
袁耀惦记的司马懿,此时正坐镇长安城。
尽得并州之地,并未让司马懿感到欣喜。
他心里明白,袁耀现在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没有空出时间来对付他。
待袁耀消化了刚夺下的燕国,必然要对司马懿的西晋动手。
好不容易夺下来的并州,也并不安稳。
司马懿表情阴鸷,手中握着战报,对身旁的几个心腹大将说道:
“刘备出兵攻打荆州,妄图牵制住袁耀,绝对是败笔!
就算他在蜀中按兵不动,也比出来送死强得多。”
郭淮对司马懿道:
“刘备愚蠢,诸葛亮号称智者,我看也不过如此。
能够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之人,当非主公莫属。
袁耀灭乾,主公能借势夺取并州,末将着实佩服。”
“孤得了并州,未必全是好处。”
司马懿沉声道:
“之前乾国最强大的敌人,是袁绍的大燕。
现在大燕已灭,天下未臣服大乾之人,只剩下孤的大晋和蜀汉。
袁耀的下一个目标,必是我大晋无疑。”
王双瓮声道:
“主公,咱们怕那袁耀作甚?
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。
他敢来攻,咱们就跟他战上一场!
有汜水、虎牢两座雄关在,还怕乾人攻进来吗?”
司马懿摇头道:
“汜水关和虎牢关虽为天陷,却并非无法攻破。
如果这两座关隘当真能挡住天下人,当年董卓也就不会被十八路诸侯逼迫得迁都了。
乾军来袭,我们还需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是。”
孙礼对司马懿问道:
“不知主公有何良策?”
司马懿缓缓摇了摇头,其实他心中倒是想过最适合自己的良策,可惜这良策却无法实施。
司马懿的良策,就是举关中之众,投效袁耀,成为大乾臣子。
对比两国的实力差距,跟大乾交战,晋国是很难取胜的。
这与智谋无关,只与国力有关。
在司马懿看来,刘备跟诸葛亮带着十万人就去打荆州,纯粹是头铁。
大乾的国力摆在那,刘备怎能取胜?
就算诸葛亮的智谋够高,蜀汉能打一两场胜仗,乾军的援军也会源源不断的补充到荆州战场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