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岁岁文学 > 年方八岁,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! > 第七十一章 帝王心术

第七十一章 帝王心术

  第七十一章 帝王心术 (第1/2页)
  
  这世上是机会常有,只是能把握住机会的却很少,成功是靠奋斗、决断、想法来实现的,这是基础所在,可却有很多人忽略一点,那就是机会的出现,这看似是很虚无缥缈的,可却是真是存在的,这几者是缺一不可的。
  
  一场雨毫无征兆的下了起来。
  
  哗哗——
  
  雨水冲刷着大地,将一切污秽洗涤。
  
  虞宫御苑。
  
  勤政殿。
  
  “朕果真没看错李鹰啊,这才多久,就把一切处置的井然有序。”楚凌身倚凭几,御览着所持奏疏,言语间是不加遮掩的赞许。
  
  孙河听到此言,一番滋味在心头环绕。
  
  微微抬头,就看到身穿宽松袍服的天子,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意,细细品味天子所讲,孙河心头的思绪更复杂了。
  
  “跟北虏的仗是结束了,不过跟北虏的对峙却远没有结束。”在此等氛围下,楚凌将奏疏合上,与其铿锵有力道。
  
  “我朝在北内外防线的构建,就是为从根本上解决与北虏对峙,要将主动牢牢掌握在手里,而非是被北虏给掌控着。”
  
  “宗宁、昌盛所领外线诸军众校尉部,就是为跟北虏对峙,试探,交锋而特设的,不是说中枢组织的大战役,才能进行按功授赏,在平日里的行动,只要对边陲安稳有利,对大虞社稷有利,那同样是能进行授赏的。”
  
  “陛下英明。”
  
  孙河低首道:“平日里起的战事或许小,但是我朝与北虏接壤边陲绵长,积攒起来的伤亡肯定也多。”
  
  “如此李鹰所领征北大将军府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。”
  
  “不管是对外侧东西两线的驰援,亦或是对外侧两线的补充,这都在李鹰的一念间,其抉择的早晚,会关系到我朝在北的局势。”
  
  这是要对朕低头了啊。
  
  听到孙河所讲,楚凌嘴角微微上扬。
  
  对于孙河,楚凌还是要用的。
  
  不过用的前提,是彻底臣服于皇权脚下。
  
  过去的种种,楚凌不想过多提及,这是没有意义的。
  
  为了让孙河明白,楚凌在边陲重用一批勋贵,在中枢重用一批勋贵,这就是在无声明确一点,对于忠于天子,忠于大虞的勋贵,只要获得他的认可,那就会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倚重的。
  
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
  
  作为大虞武将之首,自楚凌开始谋划掌权以来,孙河就一直被排斥在核心边缘,当然这个核心,是以楚凌为首而缔造的。
  
  你可以不融入,可以继续在另一个核心下。
  
  但你也就别想得到重用。
  
  这样的结果,就是在正统五年的对外大战,本该对一切有了解的孙河,反倒是最后才知晓的。
  
  这一战要是没打好,一切都还好说。
  
  可偏偏这仗打的很好,差距就出现了。
  
  选择向皇权靠拢的那批勋贵,不仅手里掌握的权势没减少,甚至还在麾下增加了不少兵马。
  
  不止是这样。
  
  凭借着对北虏的一战,一批忠于皇权的中青派、少壮派,被楚凌安插到中枢及北疆所辖军队,并凭所立战功,所得赏赐,迅速在军中站稳了脚跟。
  
  这就是选择的意义。
  
  针对于军队这块儿,楚凌从来没有讲过什么,一切都看底下的人选择,只要他们的选择,跟军改的大方向一致,那么他们就能得到对应的获益。
  
  楚凌为什么要明确对外征伐的战略?
  
  因为这是最快,也最精准的洗牌方式。
  
  行就是行。
  
  不行就是不行。
  
  在不断对外征伐的大势下,其中的佼佼者,潜力者会从中脱颖而出,而在不断获胜下,大虞会得到更广袤的疆域,武将及将士得到对应的赏赐,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。
  
  一旦这股势头形成,则衔接着楚凌的军改,就能在一次次的战后总结下推动。
  
  这是抓住大多数的思潮。
  
  想要获胜,想要授赏,想要敕封,那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跟随天子所指方向前行,不然这一切都跟你毫无关系。
  
  楚凌是用最实际的利益,来吸引着军中的主流群体。
  
  当大虞对外扩张,达到了一定的境遇,则大虞境内的军队,也将完成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。
  
  到那个时候,楚凌就实现了对军权的绝对掌控。
  
  有了这个不断对外扩张,增强掌控的过程,与之相对的,就是针对大虞本土的种种改革加持。
  
  这就是楚凌的总体战略。
  
  内外兼济!!
  
  “征北将军府所辖诸军各部,空缺的新卒员额,大体都已招募到了。”楚凌撩了撩袍袖,看向孙河说道。
  
  “接下来对李鹰而言,最重要的就是新卒的操练,这期间,肯定是需要大量钱粮及军需的。”
  
  “这一块儿的协调,大都督府要出面解决好。这件事就由卿来主抓,有任何问题或状况,卿要及时向御前禀明。”
  
  “臣遵旨!!”
  
  孙河没有犹豫,当即作揖拜道。
  
  对孙河的考验,就在这悄无声息下开始了。
  
  这件事,办的好与坏,就看孙河的选择了。
  
  就像在北内外防线的筹设,楚凌将李鹰所辖精锐,不少都调到宗宁、昌盛麾下,以饱满姿态树立外线强势。
  
  这同样是对李鹰的考验。
  
  如果在这件事上,李鹰有任何的迟疑或私心,那么这征北大将军之位,楚凌就要考虑换人了。
  
  但李鹰做的选择,却是无条件的服从,而在这基础上,在大虞北疆沿边各处,进行对应的招募。
  
  有了先前的厚赏,这刺激到的不止是现役军队,更刺激到了大虞民间,特别是在北疆边陲的。
  
  在知晓征北将军府奉旨招募新卒,那是有大批的青壮蜂拥,对此,李鹰采取的是优中选优。
  
  李鹰如此顾全大局,不考虑个人得失,那么作为天子的楚凌,又怎会叫其一直付出,却没有收获呢?
  
  对于军队层面的武勋、将校、将士等群体,楚凌是能做到一视同仁的,只要是向皇权靠拢的,并且自身的确有能力,楚凌是不会有犹豫的,只要做了有益于社稷的事,那么对应的赏赐就会给到。
  
  毕竟楚凌所谋很大。
  
  当然楚凌有这种想法,但他不会直接挑明,而是用行动叫底下的人去选择,没有绝对的忠诚,那是不值得去用的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