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岁岁文学 > 暮汉昭唐 > 第一百四十七章麹义降,据齐鲁

第一百四十七章麹义降,据齐鲁

  第一百四十七章麹义降,据齐鲁 (第2/2页)
  
  “诺!”
  
  高顺看了眼张虞,眼神中尽是敬佩之情。而除高顺外,左右诸将及河北降人皆敬佩张虞胸襟。
  
  荀谌大赞道:“昔世祖下邯郸,得吏民与王郎书信数千,世祖令人烧之。今君侯所为盖如世祖也。君侯胸襟宽厚,古今以来,盖高、世二祖所能比。”
  
  张虞瞄了眼荀谌,暗忖:“袁绍帐下文吏都这么会拍马屁吗?当真水平一个比一个高,难怪袁绍不喜欢正直进谏的田丰。”
  
  且不说张虞击溃袁绍大军,令人收拢袁绍败军。而今袁绍在袁谭的护卫下,率残军南逃至邺城。
  
  得知袁绍兵败之消息,淳于琼遂率兵马出迎。
  
  “明公!”
  
  见到狼狈的袁绍,淳于琼翻身下马,关切问道:“明公情况何如?”
  
  “仲简!”
  
  袁绍在马上,激动握住淳于琼的手,说道:“诸将背信弃义,而今唯君可信,我今性命将尽托于仲简,并委君都督河北军事。”
  
  经过了张郃、高览、蒋奇等人率军叛变之事,袁绍已不敢保证淳于琼不会投张虞。今为确保淳于琼忠于他,袁绍仅能授予大权,以来暂时安抚淳于琼。而淳于琼一旦收下袁绍的册封,袁绍等时间成熟,将会宰了淳于琼。
  
  淳于琼岂会不知袁绍性情,遂作出受宠若惊之色,说道:“琼岂敢受此重任,明公既至邺城,当由明公总理大局,而琼能为明公帐下吏,我心便是足矣!”
  
  说着,淳于琼亲自为袁绍牵马,说道:“仆已在邺城备好薄宴,请明公随我入城。”
  
  “善!”
  
  “驾!”
  
  在大军即将入城之时,候骑从后方疾驰而来,高声说道:“魏公急报!”
  
  袁绍放缓马速,惊问道:“可是张虞遣兵追来?”
  
  候骑停马而报,说道:“非是张虞追兵,而是张虞遣张杨率兵南下白马。”
  
  闻言,逢纪脸色大变,说道:“张杨率军南下白马,恐是欲断明公南逃之路,将明公留于邺城。张虞用兵歹毒,此番欲穷尽明公,一役而灭袁氏。”
  
  此言一出,众人神情无不变化。
  
  袁绍神情难看,之前还觉得韩遂无能,而今他率兵出逃,方知张虞用兵之狠辣,真就不给人机会,压着你打。
  
  袁谭为了自己利益,劝道:“今河北形势糜烂,兖州情况复杂,父亲不宜留于河北,请随儿前往临淄。”
  
  袁绍迟疑几许,说道:“沮授固守邯郸,我今若舍河北而走,岂不弃沮授于邯郸。我欲让二公子领兵北上河北,再寻机与张虞交手。”
  
  “明公宜当慎重!”
  
  孟岱策马上前,说道:“兖州虽名为二公子所据,但因兵事频繁之故,兖州人口稀少,户籍单薄,更莫说二公子尚未安抚兖州诸郡。今令二公子北上,不说兵马能否过万,一旦兖州空虚,恐会被吕布趁虚而入。”
  
  “况冀州虽说危急,但明公尚有齐鲁之地。大公子据有青州,高干占有徐州半壁。明公撤至临淄,养精蓄锐,卧薪尝胆,必有机会卷土重来。而因不舍河北之地,反是舍大而取小。”
  
  袁绍心有所动,询问左右道:“诸君可是皆有此见?”
  
  牵招说道:“明公,河北并非不能守,而是信都被张虞所据,我军难以处处固守。以招之见,明公可舍缘山诸郡,转至青州,北跨平原,控制渤海,与张虞西争冀州。若明公争缘山诸郡,此将利于张虞图谋海滨诸城。”
  
  说着,牵招侃侃而谈,说道:“齐鲁之地,左有山河之险,右有大海之固,依山傍海,煮海为盐,齐国之所以强盛之根基,整合兖、徐,带甲十万,北阻张虞,并力观变,明公或有再兴盛之机。”
  
  牵招之意不难理解,便是缘山诸郡虽在袁绍手上,但对袁绍而言如同鸡肋,故不如撤出兵马,凭齐鲁之兵将,北控海滨之地。
  
  “仲简意下何如?”袁绍看向淳于琼,问道。
  
  淳于琼说道:“琼以明公之见为主,然今形势实如诸君所言,我军兵马新败,精锐多有覆没,仓促再与张虞交兵,恐败多而胜少。明公南撤齐鲁,卷土重来,方是关键之事。”
  
  闻言,袁绍看向众人,问道:“沮授兵马困于邯郸,当如何是好?”
  
  左右面面相觑,不知如何回复。
  
  少顷,逢纪说道:“明公可书信于沮授,看沮授能否率军突围而出。眼下关键之事,应在张杨兵马之前,抢先占据白马。若渡口有失,则我军将无归路。”
  
  “好!”
  
  袁绍咬了咬牙,说道:“传令于沮授,让他舍邯郸而走。今下更改行程,先据白马渡口,令二公子北上接应。”
  
  “遵命!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