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九章昔为袁妇,今为张妇 (第2/2页)
“公与深受我之器重,岂会备我而走?”袁绍动了动嘴,说道:“若公与有意叛我,恐早如张郃、高览之辈,率军投靠张虞!”
话虽这么说,但袁绍语气却弱了不少。危难情况下,他不敢担保沮授会一直效忠于他。
逢纪说道:“仆再遣将士北上,劝沮授弃邯郸而走。”
“尽快!”
在袁绍与左右谈话之际,淳于琼趋步登丘,拱手说道:“禀明公,二公子得知明公欲率军南渡,已领兖州之众前来接应,今二公子在外求见。”
“速让显奕上前!”
“诺!”
少顷,却见袁熙小跑上丘,见到神情憔悴的袁绍,单膝而跪,说道:“儿迎奉来迟,让父亲受委屈了!”
袁绍伸手扶起袁熙,感慨说道:“纵使天下背我,我膝下诸子亦忠奉于我。熙儿未有来迟,而是来得正好。”
说着,袁绍问道:“显奕此番前来,不知领多少兵马前来?”
袁熙迟疑了下,说道:“因吕布、陈宫、张邈在陈留、山阳之故,我今仅领五千步骑前来,留重兵守济水诸城,故此番恐有负父亲之希望。”
闻言,袁绍心中顿生不满,他的预期是袁熙率万人前来迎接,而今仅有五千步骑实在太少了。然考虑到袁熙辛苦而来,以及兖州复杂的局势,袁绍不好多生埋怨。
“显奕能领兵马前来,为父便足矣!”袁绍问道:“仅是显奕兵少,将何以守东郡?”
袁熙正色说道:“儿在东郡留有兵马数千,若张虞遣将南下,焦触尚能抵御。若敌军兵众,我将率兵援之。若张虞率大军而来,儿将竭力拱守东郡。”
见袁熙这般表态,袁绍拍肩而叹,说道:“为父帐下大军溃败,身边仅有万余将士,暂难分兵于显奕。若张虞亲率大军而来,显奕率兵退守河南便可,亦或是鲁地,暂不可与之争锋。容为父于海滨复起,再与张虞交兵不迟。”
“谨记父亲吩咐!”袁熙说道。
停顿了下,袁熙心念美若天仙的新婚妻子,问道:“父亲,不知儿妇情况何如?”
闻言,袁绍看着袁熙,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,或许不好面对袁熙,袁绍拍了拍袁熙的肩膀,而后长叹口气便走。
见袁熙脸色不太好,逢纪犹豫了下,如实说道:“二公子,张虞破信都,今不止公子夫人被张虞所俘。连夫人与明公宠妾皆同被张虞所俘。而据知情者言,张虞已纳公子夫人~。”
逢纪本想将话说完,但见袁熙的脸色阴沉如墨,便识趣闭了上嘴。袁熙妻子有国色之容,已是河北人人尽知之事。而今被张虞所纳,怎能忍受此屈辱?
念及于此,逢纪想起自己滞留于信都的家眷,不禁长叹了口气。他若有的选择,其实他也想与家眷团聚。仅是在功名利禄之前,家眷的重要性仅能说次之。
“父亲,船只已是备好,今是否先行渡河!”袁谭迎上袁绍,说道。
袁绍驻足于黄河畔,回首眺望邺城方向,长嘘了口气。他从渤海起兵,据有邺城,终统冀州。此番舍基业之地而去,往后怕是再难回来了!
“父亲,沮授暂时难至黎阳,故留二弟在河北接应便好。”袁谭挽着袁绍的手,说道:“父亲需先随儿前往青州,安稳海滨之地为先。”
“劳谭儿辅佐!”袁绍说道。
十一月十日,袁绍因邺城不足为基之故,采纳众人之见,率军至黎阳。并在袁熙的迎奉下,浮河南下至青州,欲以海滨为基业。
袁熙则是以兖州刺史之职,留守河北渡口,尽可能收编袁氏溃卒,及呼应沮授所部兵马。
十二日,知张虞率大军南至魏郡,袁熙为报绿帽之仇,夜袭张虞所部,结果被张虞所败,遂率部撤至黎阳。
十四日,因张虞击退袁熙所部,邺城兵吏献城而降。
十五日,张虞留张杨守邺城,自率大军北上邯郸,欲下邯郸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