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9章 荣誉大明人 (第2/2页)
长孙无忌觉得很有道理,重重地点头。
李明继续说道:
“发配下乡的倭人,就地编入各个生产队进行耕种。
“土地不够的,就让他们去开垦荒地,准许他们在自己开垦的荒地上耕种。
“至于发配进城的倭人,由衙门先行安排紧缺的体力劳动。男倭从脚夫苦力做起,女倭从织布洒扫做起。有手艺的,也可以进厂当工匠。
“不限制职业,不限制通婚。这些倭人个体能发展到什么程度,全凭各自的造化和本事。
“只要到最后,‘倭’这个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消失,就行了。”
不得不承认,这是极为聪明的统治策略。
兵不血刃、悄无声息的,就让一个隐患的敌对民族消失了。
不但不花钱,反而还能增加全社会的劳动力——
在生产力底下的农业社会,还没有“生产过剩”这种奢侈的烦恼,劳动力一直都是宝贵的财富。
把“别人”变成“自己人”,这才是顶级的治理蛮族之术啊。
“陛下英明!”
长孙无忌不禁赞叹,这次是发自内心的。
房玄龄思索了一会儿,问:
“职业出路没有限制,那么倭人也能当官吗?”
这问题问得刁钻,让李明都噎住了。
理论上,既然职业百无禁忌,那么倭人自然也是可以当公务员的。
可是,那帮岛民能治理得好大陆吗?只怕比突厥、鲜卑这些蛮夷更差。
毕竟游牧民族野是野了点,但好歹也是大陆的本地爷。
“如果倭人之中,确实有能够通过考核的人才,那……也未尝不可……”
李明嘴上虽然这么说,可是语气不是很确定。
本来是来整治倭人的,结果却让倭人来我大明当官老爷了。
这能忍?
就算老百姓能忍,他李明的心里也膈应啊。
“所以,还是得给他们这类人分一个三六九等,不能把所有职业都向他们放开了。
“除了在衙门担任官职以外,一些体面的活计,譬如士兵、掌柜之类,也得对倭人限制。”
房玄龄这么说着。
长孙无忌便提出异议了:
“陛下刚才都说了,不能对倭人区别对待,不能让他们有‘与众不同’的自我意识,让他们感到自己和其他民族不一样。
“可是房相,你这么做,不就和陛下的思路背道而驰了吗?”
房玄龄把僵硬的嘴角咧起,微微一笑:
“这里才是奥秘的所在。
“让倭人的血脉当官也不是不行,但是他们本人不行,必须是他们的后代。
“而且不能是倭人与倭人之间的后代,而应该是倭人与汉人通婚以后诞下的子嗣。”
哦?
这个主意,不仅让长孙无忌眉头一挑。
连李明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了。
“反正不论男女,汉人的子嗣统一是汉人。
“汉人当官,总没有问题吧?”
房玄龄的笑容扩大。
长孙无忌一拍脑门:
“妙啊,妙啊!
“以利益诱使倭人主动通婚,这确实是高招啊!”
用一点胡萝卜诱惑倭人忘本。
房首相真是太坏了,我喜欢!
而李明则想到了更深一层。
是啊,房相倒是提醒我了。
凭什么让倭人享有大明子民享有的大部分权利利益?
难道倭人还有上门桶蘸价值吗?
不但对咱国内亿万勤勤恳恳的自己人来说不公平。
而且得来太轻松,倭人也不会珍惜这个“荣誉大明人”的身份。
人类就是这样,对最珍贵的东西视若无睹,只有得不到的才知道珍惜。
参考现代某些漂亮国对润人的规训。
“所以,一些权益不是倭人生来就有的,譬如拥有土地的权利、经商的权利、购房的权利、读书的权利……
“他们必须向华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,做出一定的贡献,才能对他们相应放开一些权益。
“一些汉人天生就具有的权益。”
李明搓起了手,活像一位习惯PUA下属的无良老板。
而作为老板,那自然是有一门独家法宝的。
那就是KPI考核。
“房相父,请你负责建立一套积分制度,有相应的奖惩措施。
“规定一个倭人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、创造了多少财富,就可以对他相应开放一定的权益。
“譬如种田种得好,可以建屋购房;见义勇为者,可以在衙门担任职务,等等。
“相应的,如果他们作奸犯科、触犯法律法规和公俗良序,甚至于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学好汉文、在公共场合说胡儿语,就相应扣除积分。”
房玄龄立答:
“臣领命。”
李明又转向另一位首相。
“国舅,请你统筹做好人口登记工作,给每一个倭人都创立一份档案,由所在地的衙门负责考核他们每一个人的积分。”
长孙无忌一拱手:
“臣遵旨。”
两人几乎同时把头一低,便开始刷刷书写了起来。
呼……李明呼出一口气。
如此一来,不管是未来的倭人、还是现在的倭人,都被这套制度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从岛上渡来的倭人,相当于一出生就欠了大明一身的“考核积分”,必须用一生来还债。
对于自己辛辛苦苦才换得的“公民权利”碎片,他们必然是格外珍惜,当好模范大明人,不敢造次。
否则,前面付出的沉没成本就真的沉没了。
虽然很反逻辑、但是很符合二十一世纪某大洋彼岸移民大国实践的是。
这种“考核公民法”,可比一登陆就赋予他们和大明公民完全一样的权利、乃至于还反向优待他们,更能增强他们的服从性和归属感。
参考润人。
而至于未来的倭人。
一旦和华夏民族混血,就自动变成了汉民。连倭人都不是,就更无所谓倭人问题了。
标本兼治。
“行,接下来便按此办理,让李世绩将倭人装船运过来吧。”
李明吩咐着,忽然想起了什么,一拍脑门:
“哦对了,还有一点差点忘记交代了。
“以上政策,只限于倭人平民。
“至于那些与我大明刀刃相向过的倭兵战俘……”
他伸出了右手,大拇指朝下。
“则不在此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