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1253章 帝国肃清 (第2/2页)
翌日,午时三刻,西市口。
十七颗人头滚滚落地,血染刑台。抄没的家产,仅金银一项便装满十数辆大车,浩浩荡荡运入国库。其家眷,无论老幼,皆披枷带锁,哭嚎着被押送出京,流放三千里蛮荒之地。
京畿震动。
紧接着,漕运衙门一名四品督粮官,因疏通河道不力,延误漕船三日,被直接革职锁拿,依旨杖责五十。行刑就在漕运衙门口,噼啪的杖击声与凄厉的惨嚎声,令所有围观官吏面无人色。打完,人已奄奄一息,直接被投入诏狱。
兵部武库司一名主事,因克扣军械打造款项,以次充好,被查出与京中数家铁器铺有染。不仅本人被斩立决,涉案商铺悉数查封,东家流放,兵部尚书、侍郎因失察之罪,罚俸一年,停职思过半月。
雷霆手段,毫不容情。皇帝陛下用最血腥的方式,宣告着对贪腐、渎职、懈怠的零容忍。往日盘根错节的关系网,在绝对的皇权与武力面前,脆弱得不堪一击。人头落地,家产抄没的现实,比任何道德说教都更具威慑力。
朝堂风气为之一肃。效率,前所未有地提高。以往拖延数月的公文,如今三日必有回音。以往需要层层打点的款项,如今无人再敢伸手卡要。
然而,并非所有问题都能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解决。一些更深层次、更隐秘的顽疾,开始在铁腕之下悄然浮现。
这一日,枢密使与户部尚书联袂求见,面色凝重。
“陛下,”枢密使躬身呈上一份密奏,“‘稽核司’彻查各地军镇粮饷拨付,发现一蹊跷之事。南疆‘镇南军’、西陲‘陇右军’两处,近半年来,请饷数额与兵员册录大致相符,然……据暗查,两地实有兵员,恐不足册录七成。”
秦明接过奏报,目光扫过,眼神骤然锐利如刀:“空饷?”
“臣等不敢妄断,然…确有疑点。”户部尚书声音低沉,“且两地军将,皆以‘剿匪损耗’、‘水土不服减员’为由呈报,数目累积,颇为可观。更蹊跷处在于,两地军械损耗报备,亦远超常例。”
秦明沉默片刻,指尖敲击着龙案。吃空饷,虚报损耗,这是军中积弊,历朝皆有,但规模如此之大,且涉及边防重镇,绝非小事。这不仅仅是贪墨,更直接削弱了边防力量。
“陛下,”枢密使补充道,“镇南将军王贲,陇右节度使李崇,皆……皆是最早随陛下起兵的旧部,战功赫赫……”
话未说尽,意思却明了。动这些人,牵扯太大,恐寒了老臣之心。
秦明眼中寒光一闪,没有丝毫犹豫:“功是功,过是过。朕的军中,容不得蛀虫。”
他当即下令:“传旨!着‘听风卫’精锐,持朕手令,秘密前往南疆、陇右,实地暗查兵员、军械实数!令枢密院、兵部,即刻调阅两地近年所有军务文书,核对勘验!朕要确凿证据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