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1260章 铁腕 (第2/2页)
李敬堂一案引发的滔天巨浪,在帝国的心脏地带肆虐了近月余,终于随着主犯的“病故”和数百颗人头的落地,渐渐平息。血水洗刷了宫墙下的青石板,菜市口的血腥气却仍萦绕在京城百姓的鼻尖,成为茶余饭后既惊惧又带着一丝快意的谈资。朝堂之上,人人自危的气氛并未完全散去,官员们行走于各部衙之间,步履匆匆,目光低垂,往日高谈阔论、诗酒唱和之风荡然无存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谨慎与沉寂。
皇极殿大朝会。
百官肃立,人数明显稀疏,空出了不少位置,如同被硬生生拔掉牙齿的颌骨,透着几分凄凉与怪异。幸存者们低眉顺眼,大气不敢出,生怕一丝动静引来御座上那位的注意。
秦明高踞龙椅,玄色龙袍衬得他面容愈发冷硬。他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,将众人的惶恐与不安尽收眼底,却并无丝毫动容。
“罪魁已诛,胁从论处。”他的声音打破沉寂,不高,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,带着不容置疑的定论,“此案,至此了结。”
简单的八个字,却让许多悬着的心终于落回实处,尽管落下的过程依旧带着抽搐般的疼痛。
“然,”秦明话锋一转,声音陡然转冷,如同冰锥刺入刚刚松懈的神经,“吏治之弊,非一案可除。贪腐之念,如野草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
群臣的头垂得更低。
“朕,不要你们战战兢兢,无所作为。”秦明缓缓起身,目光如炬,扫视全场,“朕要的,是一个更干净、也更高效的朝廷!贪墨怠政,朕绝不姑息!但勤勉任事、卓有成效者,朕亦不吝重赏!”
他宣布了一系列后续举措,条条清晰,冷酷而高效:
“吏部,三日之内,呈报候补官员名录。此次涉案官员空缺,七成由此次查案中刚直敢言、素有清誉的低阶官员及地方干吏擢升填补!三成,由翰林院、国子监荐举寒门才俊,经朕亲试后授官!往日论资排辈、朋党举荐之陋习,给朕彻底斩断!”
“都察院,修订《督察条例》!增设‘巡风御史’,赋予其密折专奏之权,可直达天听!凡三品以下官员,有贪渎、怠政实证,四品以下巡风御史有权先行羁押,再行奏报!”
“户部、工部,会同枢密院,十日内厘定《军需采造新规》、《工程审计则例》!所有采购、营造,需三家报价,公开竞标,事后三方核验!凡有舞弊,主官与经办同罪,家产尽没!”
“即日起,于紫宸门外设‘登闻鼓’、‘肺石’!许天下军民,蒙受冤屈、告发官吏不法者,皆可击鼓鸣冤、立石陈情!朕,将定期亲览其状!凡有阻挠告状、打击报复者,以谋逆论处!”
一道道旨意,如同重锤,不仅砸碎了旧有的利益链条和官场潜规则,更建立起一套更为严密、也更依赖于皇权直接干预的监督与晋升体系。寒门之士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晋身之阶,清廉之吏感受到了强大的支撑,而心怀鬼胎者,则感到了无所遁形的恐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