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祖逖火烧大司马府 (第1/2页)
熬了一日一夜后,腊月甲子的晌午,司马冏终于得到了重新收复皇宫的消息。但他疲惫的神经,此刻却并未有多少好转。
葛旟禀告最新战况道:“大司马,皇宫虽然收复,但贼子已携陛下与皇后出宫,转移到了东宫,仓促间恐怕难以拿下。”
经过一日夜的血战,进攻的齐军堪称伤亡惨重。经过粗略地核查,为了争夺皇宫,大司马府大约已战死四百余人,重伤七百余人,也就是说,有上千人丧失了战斗力。相比之下,禁军在宫中丢下的尸体与伤病员,仅仅只有不到四百人,双方的战损,已然接近三比一。
而在现在,司马乂又先大司马府一步,与禁军入驻东宫,统合了太子卫率,补充了生力军。可以说,这给司马冏带来了不小的难题,一来双方的兵力差距被进一步缩小,二来东宫可不比皇宫,大司马府并未掌握通道,无法直接攻入。
如此一来,洛阳的局势似乎开始向僵局发展。现在齐王军包围了东宫,却不能顶着巨大的伤亡强攻。而东宫的禁军与卫率想要冲出宫外,似乎又会被齐王军的箭雨压得抬不起头,两边都没有什么能扭转局势的好办法。
但更值得关注的是,司马冏此前传命外军,令他们入城参与剿贼。结果,政变已然持续了一日一夜,传令的使者却如泥牛入海,杳无音信,这不得不让他感到紧张。
故而在听到葛旟的汇报后,司马冏并没有在意东宫,反而是先问外军道:“宣武场那边,到底是怎么回事?何勖还没有回话吗?”
葛旟道:“已经再派人马去催问了,目前还是没有消息。”
没有消息就是最大的消息,虽然没有明言,但两人都明白,在这样的态势下,外军迟迟不愿进城,无疑是表明了一种态度:他们想坐观成败。
司马冏揉着越来越沉重的眼眶,双眼愣愣地盯着自己的桌案,思考了好一会儿,才缓过神来,问道:“那河南苟晞那边呢?他手下的那两万人,都是我从许昌调过来的,应该信得过吧!”
葛旟道:“苟道将那边是回了消息,说西军与他相隔不到五十里,他要撤回来,恐怕需要做一些布置,大概需要两到三日。”
这算是个好消息,司马冏松了口气,扶着额头往后仰倒,并吩咐道:“好,苟晞他若能撤回来,助我平定叛逆,我封他做郡公!”
此时葛旟问道:“大司马,我们现在怎么办?是否要加紧进攻东宫?”
司马冏在空中按了按右手,对葛旟笑着吩咐道:“慢慢来,有些事,急是急不来的,要有耐心。”
“我们确实拿不下东宫,但长沙王他们也出不来。快两万人聚在东宫内,那里有多少粮食,够他们挥霍?”
按照以往的惯例,东宫内的粮食是一旬一采购,供宫内七千余人食用。如今两万人围在东宫内,按最乐观估计,粮食顶多够用四五日。若齐王军能坚持将其围在东宫内,不令其突围,等过个几日,耗到其粮秣用尽,饥饿无力的时候,刚好能等到苟晞撤回来,到那时再冲杀进去,获胜岂非必然?
于是司马冏再度起身,下令道:“也不用再多事了,葛旟,你去通知路秀,卫毅,韩泰,把府中兵力都带过去,给我将东宫团团围住,叫长沙王插翅难飞!”
“同时向东宫箭书,告诉陛下,长沙王和成都王沆瀣一气,意图谋反,绝非纯臣!那些被裹挟的王公大臣,只要现在还能够反正立功,我对他们既往不咎!”
“对于那些不愿意参战的卫率士卒,愿意放下武器的,我们也给一条活路,只要逃出东宫,就可以放他们回乡。反之,若还在宫内负嵎顽抗的,战后定斩不饶!”
葛旟得令后,却稍有犹豫,问道:“大司马,可如此一来,府内应该留下多少人?”
若把大部分军队都调去包围东宫,大司马府就接近放空了。而身为全军的首脑,司马冏自身的安全,也是不得不考量的一部分。
司马冏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,笑道:“我本想与诸位一同杀敌,但奈何现在实在太乏了,要先歇息片刻。这样吧,你且留五百人在我身边护卫,等我歇息过后,便与诸君汇合!”
葛旟这才惊觉,司马冏的眼中已经遍布血丝。虽然齐王还处于一个年轻力壮的年纪,但他的肩膀还是太瘦弱了,尚不能承受整个帝国的重压。即使只是发布命令,在府中等待结果,对他来说也是巨大的煎熬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能撑到现在才歇息一二,已经是很不容易了。
想到这里,葛旟即刻拜礼道:“谨遵命,那在下先去传令了。”
一时间,整个大司马府的军卒都被调动起来,此前董艾带走了万余人包围东宫,葛旟便下达命令,除去何龛率五百卫士守护大司马府以外,府中的其余将士尽数调走。
与此同时,他们在东宫四面的街道上设置路卡,将周遭的房屋尽数征用,屋内的百姓,一律驱逐在外。此时大雪未消,寒风阵阵,冰天雪地中,百姓们冻得瑟瑟发抖,却又不敢反抗,一时间竟沦落为难民。
但如此一来,齐王军确将东宫围得水泄不通。宫中但凡有试图冒头窥探的,齐军士卒顿时射以飞矢。不过半日左右,东宫墙头就密密麻麻插满了箭矢,好似是长满了灰色的松针。
等到了下午,葛旟等人又在箭矢上粘上了松明与干草,点燃了射进去。东宫宫墙边有不少枯树,火矢飞进去后,风助火势,烈焰顿时腾空而飞起,火苗窜入宫内房舍,连绵而去,一发而不可收拾。
烧到傍晚时,浓烟滚滚如同浪潮,不止是宫中士卒,就连应召而来的王公官卿都纷纷救火,所有人都被硝烟熏得头昏脑涨,面目发黑,就连在宫外观看的齐军士卒都叹息不已。
好在傍晚时分,消停了半天的雪花又重新飘扬下来,东宫中也穿有一条水道,与城外谷水相连,可以应急救火。忙了大半日后,众人还是把火势灭了下去。
虽然这次大火并没有给东宫守军带来多大的损伤,但对于两方士气的影响,却是显而易见的。齐王军普遍认为,己方已经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,可以瓮中捉鳖,而在东宫的禁军卫率们,则开始陷入恐慌中,怀疑若再来这么一次,大军可能被浓烟与大火熏死烧死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