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岁岁文学 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 > 第257章 世事虽变,主公犹是主公,翊亦犹是翊

第257章 世事虽变,主公犹是主公,翊亦犹是翊

  第257章 世事虽变,主公犹是主公,翊亦犹是翊 (第2/2页)
  
  就怕李翊也会被手下人给裹挟。
  
  就拿这四方将军之位来说,
  
  李翊两次尝试为河北人争取,这更加坚定了刘备要压制河北人的决心。
  
  因为他发现李翊多少有些被河北人所裹挟了。
  
  这事儿刘备能够理解,他从不怀疑李翊的忠心。
  
  但正因为李翊位高权重,他身上牵扯到利益的人才多。
  
  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。
  
  如果李翊哪天不在了,他手底下那帮人谁来压制?
  
  到时候河北人个个位高权重,尾大不掉。
  
  这无疑会成为刘备极为头疼的问题。
  
  ……
  
  是夜,李独立于寒风之中,望月长叹:
  
  “玄德公已非复旧日徐州游侠剑客矣。”
  
  “昔年并马江湖,慷慨任气。”
  
  “今则运筹帷幄,恩威自专。”
  
  “岂时势造英雄耶?亦英雄变时势耶?”
  
  李翊把酒临风,心中百感交集。
  
  “吾当喜其成帝王之器乎?亦悲其失故人之真乎?”
  
  刘备的政治手腕,已非旧日可比。
  
  这是李翊希望看到的。
  
  因为如果一个君主太过感情用事,是注定不能更上一层楼的。
  
  这些年,
  
  李翊一直努力尝试,让老刘摆脱身上的游侠气,成为一个绝对的政治人物。
  
  如今,李翊得偿所愿。
  
  在老刘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帝王之器。
  
  可当真正看到这一天时,李翊心中却又五味杂陈,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来。
  
  正当李翊百感交集之时,忽觉肩头一暖。
  
  一件狐裘大衣,被披在了自己的肩上。
  
  李翊回眸看他一眼,乃行军参谋荀攸也。
  
  荀攸亦为相府人员,虽在河北用事,但并不与河北人利益绑定。
  
  他更像是相府幕僚,是与丞相一体的利益人员。
  
  “……夜寒露重,丞相千万保重身体。”
  
  荀攸为李翊披上衣服,温声说道。
  
  呵。
  
  李翊摆手笑道:
  
  “……公达,此时并无丞相,唯有故人耳。”
  
  微微一顿,又忍不住补充问道:
  
  “适才我所言,公达可是全都听到了?”
  
  荀攸性格沉稳内敛,本不爱多言。
  
  可许是与李翊共事已久有了感情,亦或是单纯有感而发。
  
  荀攸在沉吟片刻之后,缓声说道:
  
  “依在下看来,非是大王有变,实公之变也。”
  
  我变了?
  
  李翊有些愕然,忙问道:
  
  “公达何出此言?”
  
  荀攸目含深意地望着李翊,沉声道:
  
  “攸初识公时,洒脱不羁,常有天外之想。”
  
  “譬如青鸟,翔于九霄,不染尘俗。
  
  “而今……”
  
  稍顿,又道:“公口言为社稷尽瘁,手中却紧握权柄不放。”
  
  “河北大小事务,咸决于公。”
  
  “方才公叹‘英雄变时势’,然齐王千岁又岂非是因公而变耶?”
  
  讲到这儿,荀攸也忍不住发出一阵慨叹:
  
  “……十载春秋啊,公所得所失,惟心可秤。”
  
  所得所失,惟心可秤……?
  
  李翊闻言,默然良久。
  
  手中酒盏映月,清辉摇曳。
  
  是啊,环境改变人。
  
  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十多年,李翊似乎已经快要忘记自己是个现代人了。
  
  他努力尝试融入本时代人的生活,总是“高超”的扮演一个古代人。
  
  可不知从何时起,他似乎在享受扮演古人的同时。
  
  渐渐地习惯于用古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了。
  
  “……平生。还未尝有人敢如此直言吾之专权。”
  
  李翊直面荀攸,自我调侃道:
  
  “非公达肺腑言语,吾安知己身得失?”
  
  “诚如君所言,得者多矣,失者亦多。”
  
  “翊素来恃才傲物,不肯折节,今日方知痴绝。”
  
  “……善哉!公达之言,吾当铭心。”
  
  “世事虽变,主公犹是主公,翊亦犹是翊。”
  
  “愿他日风云变幻,你我仍保此真性。”
  
  话落,李翊亲切地锤了锤荀攸的胸口。
  
  两人皆笑,李翊心中亦是释怀。
  
  “公达说得对,眼下还是专注于目前战事罢。”
  
  “不知丞相以为,曹操失了夏侯渊,清河大败之后,当以何策应我齐师?”
  
  “目今魏逆精锐已失,我料其不敢在正面相抗。”
  
  “只是曹操曹操在魏地设下多处防御重镇,又屯有大兵。”
  
  “倘若我师强攻,当多费年月。”
  
  哦?
  
  荀攸眉梢一扬,“听丞相,已有主意?”
  
  李翊笑道:
  
  “为今之计,还须云长出力。”
  
  如今河北战场,李翊军已经取得了全面优势。
  
  夺取曹操的河北领土,只是时间问题。
  
  此前清河大捷歼灭了曹操的有生力量,使得曹操失去了出击的主动权。
  
  但他手中依然有军队可以作为守御本土之需。
  
  现在要做的,就是好指望关羽的南方军团,进一步歼灭曹操在南方的主力。
  
  如此一来,对曹操而言就是一个选择题。
  
  是用手中现有的军力,保北方还是保南方?
  
  毕竟南方军团一旦失败,就注定曹操要失去一块核心地盘。
  
  北方是曹操的政治中心,肯定是他要力保的对象。
  
  可汝南又是天下第二大郡,是曹操深耕多年的富地。
  
  同时还是,曹操重要的粮仓。
  
  不知曹操舍不舍得放弃富庶的汝南。
  
  当然了,如果非要二选一的话。
  
  冀州肯定比汝南更重要。
  
  但从战略角度分析,
  
  汝南是连接荆州的门户。
  
  此前刘备的领土,是没有跟荆州接壤的。
  
  一旦使刘备得了汝南,他就可以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拓展向荆州。
  
  除河南、河北之外,荆州便是第三个兵家必争之地。
  
  得了荆州,就可以同时挟制益州、扬州。
  
  到那个时候,想要抑制刘备,真的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。
  
  当然了,保冀州亦或是保汝南,乃是两杯毒酒。
  
  将由曹操去选择,到底是喝哪一杯。
  
  “……唔。”
  
  李翊忽然伸手摸了摸额头,适才似乎被什么东西点了一下。
  
  伸出手,感受着雨水在掌中滴落。
  
  “……似乎下雨了。”
  
  “……是啊,如今正是夏末秋初,雨季连绵之时。”
  
  荀攸望着乌云密布的长空,幽幽感慨:
  
  “吾北方干燥少水,尚且如此多雨。”
  
  “只怕南方更是要大雨倾盆,洪水滔天了。”
  
  李翊闻言,又问:
  
  “陈元龙的水军,是否已自淮南北上了?”
  
  荀攸点了点头,应声答:
  
  “……听人说,陈元龙已经率水师北上了。”
  
  “汝南多水,万一涨水,关将军应该也能应付得过来。”
  
  荀攸只道李翊问舟师问题,是担心汝南涨水,影响行军作战。
  
  而李翊却忍俊不禁地说道:
  
  “……今年的雨比往年来的大上许多。”
  
  “我以为云长在汝南,必破曹仁、于禁。”
  
  “哦?”荀攸来了兴致,“公何以见得?”
  
  曹仁是曹操宗室武将的前三,而于禁则是外姓武将的第一。
  
  足见曹操对汝南战事的极为重视。
  
  “我军在河北已取得先机,关将军在汝南必不为河北掣肘。”
  
  “关将军在南方的军力,足有八万人众。”
  
  “可直接投入战场前线的,少说三万人众。”
  
  “如此兵力,当收汝南矣。”
  
  李翊为荀攸分析,荀攸颔首,对李翊的看法表示认同。
  
  眼下,就看曹操如何出招应对南北战事了。
  
  说曹操,转向曹营。
  
  曹操自清河大败以后,收兵退回了清河以北。
  
  缩在城里,不敢再主动出击了。
  
  他必须保全剩下的有生力量,再有差池,河北之地就真的保不住了。
  
  “眼下汝南战事,进展的如何了?”
  
  曹操揉了揉太阳穴,眉头紧皱,问身旁从事。
  
  左右人答:
  
  “曹仁将军与关羽交战数场,互有胜负,但……”
  
  “但是什么?”
  
  曹操最烦别人说话说一半,不耐烦地催促道。
  
  “但是关羽得了陈元龙的水军,已经占据了淮水。”
  
  “曹仁将军唯恐被关羽困死,只得退守新城,等待于禁将军的援军到来以后。”
  
  “再另做打算。”
  
  新城濒临淮水,是汝南最为坚固的城池。
  
  多一面临水,便意味着少一面城墙需要守御。
  
  可也正因为如此,才需要去争夺淮水的制水权。
  
  谁掌握了制水权,谁就掌握了汝南的航运交通枢纽。
  
  关羽夺取了淮水以后,就意味着他能够沿着这条河,在任何地方投入他想要投入的兵力。
  
  所以失去淮水,就等于失去主动。
  
  曹仁与关羽争夺淮水失败,就意味着他接下来只能缩在城里挨打。
  
  慢慢等候时变。
  
  “……哼,既失淮水,何得言互有胜负?”
  
  曹操愤怒地拍了拍桌案。
  
  可转念一想,刘备的水军确实比自己厉害。
  
  虽然两人是同时得到的淮南,但刘备发展水军的时间要比自己早上许多。
  
  并且也比自己更加重视水军。
  
  不仅设置了造船司,还在建船初期,找刘景升购置了大量的现船。
  
  起初,曹操并不舍得花这么多钱去建造水师。
  
  因为水军的训练花费很高,但收益很低。
  
  尤其是在北方,几乎用不上。
  
  比起水军,曹操更重视陆军。
  
  所以当刘备顶着陆军的巨大开销之后,仍然咬着牙,发展水军。
  
  让曹操初时只以冷眼旁观。
  
  时至今日,曹操才感慨发展水军的重要性。
  
  现在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了,于是便问:
  
  “刘景升呢?”
  
  “可否让他出兵,自灌水北上,助孤破关羽?”
  
  曹操也不指望刘表出多少兵了,就盼他能够出几条船。
  
  帮自己夺回淮水的制水权,免得自己那么被动。
  
  “……这,楚公说,目今江东孙氏,切断了长江水路。”
  
  “孙权命周瑜屯兵于鄂口,周瑜挡在那里。”
  
  “楚公的江夏水军,突破不得。”
  
  “恐无法配合曹仁将军,夺回淮水了。”
  
  嘶……
  
  曹操深吸一口气,两手捂着脑袋,直抓耳挠腮。
  
  他一生中,还从未像现在这样焦头烂额过。
  
  “……不可,不可。”
  
  曹操望着地图,喃喃自语。
  
  左右人皆问什么不可。
  
  良久,曹操缓缓道:
  
  “汝南绝不可失!”
  
  “如今孤在河北,战事不利。”
  
  “唯有指望曹仁为孤在汝南破局,扭转战场形势。”
  
  “倘关羽兵败,刘备必发兵救汝南,则我河北之困局立解矣。”
  
  “倘曹仁兵败,非但汝南不能保。”
  
  “刘备必定再无顾忌,全心全意攻打河北。”
  
  “届时,河北、汝南尽失。”
  
  “孤在河北,势将无能为也。”
  
  “又何谈与刘备争夺天下?”
  
  曹操蹙起眼眸,对当前局势看得非常清楚。
  
  左右人却对汝南战场,持悲观态度,纷纷说道:
  
  “目今关羽夺了淮水,曹仁将军困守新城。”
  
  “何谈破局南方?”
  
  曹操冷哼一声,恨恨道:
  
  “颓势不过一时,待于禁三万大军赶赴汝南之后,新城之围必解。”
  
  “届时不假楚人水师之力,照样夺回淮水。”
  
  “又何谈不能破南方之局?”
  
  ……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