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岁岁文学 > 汉官 > 第45章:黄金台

第45章:黄金台

  第45章:黄金台 (第1/2页)
  
  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
  
  清晨的知行书院在鸟鸣中渐渐苏醒,即便高高的围墙也挡不住朗朗书声。
  
  当远道而来的张松、庞统、王粲三人走下马车时,所看见的便是这幅场景。
  
  王粲见状顿时一脸享受的眯起双眼,陶醉道:
  
  “郁郁乎文哉!”
  
  这句话本是孔子用来赞颂周礼的。
  
  孔子曰:周监于二代,郁郁乎文哉!吾从周。
  
  大概意思就是“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、商两代,是多么丰富完美啊!我选择遵循周朝的礼仪。”
  
  然而数百年后,孔子的这句话却与王粲的心情格外契合。
  
  或许在王粲的心中魏哲所传的国学已然是他眼中的“周礼”了!
  
  而对于王粲时不时的亢奋,张松与庞统这一路上早就习惯了。
  
  相比于抱着“朝圣”心情的王粲,此刻庞统两人看向知行书院更多是好奇。
  
  从荆州到冀州,这一路上他们实在听说了太多和书院有关的传闻。
  
  即便是在兖州、豫州这样刚刚经历过度田风波的地方,地方士族依旧在争相谈论魏哲的学说,复杂而矛盾,令人感慨万千。
  
  有时这些士人对魏哲本人是各种挑刺,但却总会加句“学问还是不错的”。
  
  没办法,中原之地这十几年经历过太多的灾荒与战乱。
  
  苦吃多了,他们自然也明白这个社会确实出了大问题,亟需解决。
  
  他们解决不了,原有的理论解决不了,那就只能期望于新制度了。
  
  而眼下看来,貌似也只有魏哲最有希望成功。
  
  毕竟他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,都切切实实的做出了一些东西,给人以希望。
  
  还是那句话,没有人希望生活在乱世,包括士族!
  
  ……
  
  “这是书院?”
  
  当一行人切切实实来到知行书院大门外时,张松三人惊讶的瞪大了双眼。
  
  门外的守卫也不以为意,他们早就见惯了这种场面。
  
  实际上每一个看见知行书院的外来者都会发出如此感慨。
  
  原因无他,皆因这是一面高大厚重的砖墙!
  
  别看小小的一块青砖不起眼,但实际上如今用到最多的地方只有皇陵。
  
  除了历代的皇陵之外,也就只有皇宫,以及极少数的城墙外侧可以包上城砖。
  
  后世能看见的古城乃至于长城,其实大多都是明代形制。
  
  秦汉长城可没有明朝那么豪奢,别说青砖了,甚至连条石都不多。
  
  两汉修建的长城大多都是以夯土、芦苇、砂石为材料。
  
  只有明长城才会以青砖、条石、石灰为材料,修筑城墙与堡垒。
  
  而这便是玉门关砂石墙高三米,而山海关的砖砌城墙却高达八米的根本原因。
  
  究其根本,主要还是当下的砖窑太过落后,产量太低了。
  
  在魏哲于辽东大肆开采煤矿,用煤炭作为燃料之前,大汉朝的窑炉都是依赖人工投柴,这就导致温度波动大,窑温稳定性差。
  
  在这种情况下烧出的青砖,不是砖块开裂,就是硬度不足。
  
  废品率升高,自然也就导致成本上升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