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岁岁文学 > 汉官 > 第45章:黄金台

第45章:黄金台

  第45章:黄金台 (第2/2页)
  
  基本上每烧制一万块青砖,当下的传统窑炉就需要消耗约二十吨木材。
  
  当这些人力物力加在一起,能用得起青砖的也就不多了。
  
  再加上华夏的木构榫卯建筑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,基本上用不着青砖。
  
  无论是天子别苑,还是士族庄园,亭台楼阁早就习惯了用巨木为料。
  
  本来关于烧砖这块魏哲也不怎么了解,他一个文科生也没地方去了解。
  
  从选土、练泥、制坯到装窑、烧火、洇窑,他甚至没有汉朝老工匠懂。
  
  然而工业发展却总是在偶然之中出现必然。
  
  当原始工业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,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成果。
  
  比如这批辽东青砖,就是辽东大规模开采煤矿、铁矿,炼制铁犁的意外产物。
  
  最开始只是铁匠们琢磨炼铁炉的不断改进工艺。
  
  火炉温度不够,他们就绞尽脑汁试图寻找最抗烧的砖石。
  
  一来二去,长白山的高岭土、扶余国的黏土、高句丽的黑陶土。
  
  但凡他们能找到的泥土,辽东各地的铁官都试过了。
  
  一个安稳的大后方就是这点好,可以让里面的人不受干扰的做事。
  
  结果耐火砖没有搞出来,却误打误撞摸索出了批量生产青砖的办法。
  
  按照辽东铁官摸索出的新式砖窑,同样的时间每窑青砖产量几乎暴涨十倍。
  
  去年当辽中刺史氏仪向魏哲禀报时,他顿时惊喜莫名。
  
  因为魏哲从头到尾都没有插手,这完全是辽东媒铁体系自主研发出来的成果……即便是个意外。
  
  这足以证明华夏的古代文明,是具有足够的创造力与开拓精神的!
  
  于是魏哲当即下令辽州五郡继续扩大煤矿产量,以供应新出现的大量砖窑。
  
  为此他还特地下令在辽东设立窑官,与铁官、盐官、煤官并列,统筹调度,一体管理。
  
  至于这第一批诞生的青砖,则被辽州通过海船运往蓟县,然后沿着内河一路南下,从幽州进入冀州,抵达邺城。
  
  而魏哲在收到了这份大礼之后并没有用它们来建造府邸,而是下令营缮司在邺城北郊,漳水以南的石山下建造知行书院。
  
  为了妥善保存洛阳藏书,书院之中抛弃了传统的榫卯木构,能用砖石的皆用砖石,通体下来也就只有屋顶、门窗才是木质。
  
  也就是如今青砖产量暴涨,不然知行书院这待遇也就只有皇宫、皇陵能比。
  
  然而张松、王粲、庞统等人却不知内情,还以为青砖如过去那么珍贵。
  
  故此当他们进入书院之中,放眼望去皆是砖包墙时,心中那叫一个心疼。
  
  张松甚至连连感慨,直呼太过豪奢。
  
  在他看来,魏公再如何敬贤重士,也不用如此浪费。
  
  与其在起居之物上这么豪奢,还不如扩大规模多招收一些士子。
  
  然而吐槽归吐槽,魏哲重视文教的态度还是让三人心悦诚服!
  
  “昔日燕昭王在蓟城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人,想必也不过如此了。”行走在书院之中,看着身边往来的儒生士子,庞统忍不住由衷的感慨道:“魏公当真有古人之风也!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