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岁岁文学 > 家父李世民,请陛下称太子 > 第321章:太子若败,吴王自降

第321章:太子若败,吴王自降

  第321章:太子若败,吴王自降 (第1/2页)
  
  洛阳宫城。
  
  李承乾正在看地图。
  
  对于吴王李恪起兵响应的事情,感到很是意外。
  
  从一开始,李承乾就没想过去找盟友。
  
  因为这没有多大的意义。
  
  所以也没有说要去联系吴王李恪。
  
  即便是说杨妃一直在对自己示好,乃至于暗中还会送来一些关于朝廷里的情报。
  
  真要说利益上最好的盟友,自然就是突厥了,然而李承乾又怎么可能跟五姓七望一样,出卖大唐换取自己的利益。
  
  即便在李世民的太子十大罪里,就有着这一条。
  
  甚至还有风声传来,消息传到西突厥那边的时候,似乎突厥那边还有承认跟太子合谋的迹象。
  
  这自然是想让大唐的局势更加复杂,只是李承乾对此毫不在乎。
  
  因为他也清楚,李世民可不会放任突厥进入。
  
  这边自己没有动作的话,突厥就不可能说突入进来。
  
  况且李世民也不会去调动边关兵力,一来是没有意义。
  
  远水救不了近火,况且就兵力上来说,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兵力优势已经足够大了,再多一些,反而不是好事。
  
  打仗这等事情,不是靠纸面数据,因为兵力增大的同时,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,后勤辎重这块,可能打不了多久,就会先把自己拖死。
  
  苏定方听到消息后过来。
  
  “太子殿下!”
  
  李承乾微微抬眸,目光从舆图上移开,神色平静,抬手示意:“苏将军,免礼。”
  
  声音不疾不徐,带着一贯的沉稳。
  
  苏定方站起身,语气波澜不惊地说道:“殿下,刚收到消息,吴王李恪起兵响应我们了。”
  
  对于这件事,苏定方脸上没有丝毫因这消息而产生的激动,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寻常之事。
  
  李承乾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微微点头,目光又落回舆图上,手指沿着潼关的方向缓缓移动,淡然道:“他能响应,自然是好,不过于大局而言,影响有限。”
  
  苏定方走到舆图旁,目光扫过图上的各处标识,神色平静地接话道:“殿下所言极是。我们靠的是手中实力。”
  
  “吴王的响应,不过是多一股助力罢了。即便他不起兵,以我们目前的部署,也足以应对朝廷。”
  
  感受到火炮的威力后,苏定方现在可是自信多了。
  
  有火炮在手,一万兵足以充当十万兵。
  
  在大规模军团作战的时候,火炮一轰,谁还能不崩溃。
  
  再精锐的士兵,面对这等天崩地裂的火器,都要被消磨掉所有的士气。
  
  即便有少许不怕死的,可也没有任何意义。
  
  军团作战,不是几个人不怕死就能赢的,靠的是全军斗志。
  
  如果不是兵力太少,苏定方都能带着大军直接围攻长安了。
  
  现在说到底还是兵力的问题,以目前的兵力来说,只能是步步为营,慢慢发展壮大。
  
  本身现在也不是乱世,不是说登高一呼,响应者云集。
  
  即便是有些许灾情,加之朝廷赋税因为打仗消耗大,可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,隋末乱世刚经历不久,本应该是休养生息,对于战争有着厌恶的心理。
  
  贞观年间,在李世民的治理下,多数百姓生活还算是勉强温饱的,从米价就可以看出来。
  
  非乱世而战,就不会出现末世那种到处起义的现象。
  
  其实看大多数历史时期就知道,对于百姓来说,只要能有口饭吃,谁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赚钱。
  
  末世那光景,是真的除了拼命外,没有任何活路了。
  
  要么反了,要么饿死。
  
  没有其他选择。
  
  因此李承乾起兵这般久,实际上除了洛阳跟长安之间外,其余地区基本都是很平稳。
  
  李承乾直起身子,拿起桌上的一支令箭,轻轻转动着,说道:“没错,我们筹备已久,火炮之威、将士之勇,这才是取胜的根本。”
  
  “吴王向襄阳方向进发,能牵制朝廷部分兵力,但我们不能因此打乱自己的部署。”
  
  吴王李恪的封地在安州,也就是后世湖北安陆一带。
  
  往长安方向过去的第一座大城,便是襄阳。
  
  苏定方微微颔首,目光专注:“殿下计划周详。那依殿下之意,我们接下来的兵力调配,还是按原计划全力向潼关推进?”
  
  虽说是第一心腹,也是最受太子器重,但苏定方早就已经过了年轻气盛的时候。
  
  况且太子本身的军事指挥能力也很厉害,即便是心中有些想法,苏定方也不会说直接说,而是听从太子的意思。
  
  李承乾将令箭放回箭筒,语气笃定:“原计划不变。潼关是关键,只要拿下潼关,长安便门户大开。吴王那边,按约定行事,保持必要的联络即可,无需过多关注。”
  
  苏定方抱拳应道:“是,殿下。行军途中变数多,我们需时刻警惕朝廷的突袭,尤其是后方补给线。”
  
  李承乾神色从容,目光透着自信:“苏将军放心,后方防御早已部署妥当,预警防线层层设置,朝廷若想突袭,绝非易事。粮草补给也安排了专人负责,足以支撑大军行动。”
  
  这就是占据洛阳的好处了。
  
  长安想封锁洛阳太难了,作为天下之中,水运发达,只要有足够的钱财,弄到粮食对于洛阳来说太过轻松。
  
  而南北方的粮食转运,不管是怎么去走,都要通过洛阳这条路线。
  
  除非是说去陆地上运粮食,可陆运的消耗,是个天价。
  
  漕运一船几千石,几乎没什么消耗。
  
  要是陆运,人力,马力,还没开始就要亏一半。
  
  粮商也不敢这么搞,如果朝廷那边禁止水运,那宁可不运,运就亏本。
  
  李承乾对高丽,新罗,百济的贵族进行审判抄家,收罗到的财富简直是个天价。
  
  莫说五万大军,便是二十万大军,那也是能负担得起的。
  
  现在军队里的伙食供应,不说顿顿有肉,但每日都能见到荤腥。
  
  吃饭更是直接管饱。
  
  苏定方又问:“殿下,将士们的日常操练,是否需要根据当前局势做些调整?”
  
  李承乾思索片刻,说道:“日常操练照旧,着重加强火炮协同作战的训练,让将士们更加熟练掌握。”
  
  “另外,注重提升将士们的耐力提升,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,唯有如此,方能应对自如。”
  
  苏定方领命道:“是,殿下!”
  
  洛阳跟长安距离太近。
  
  几乎洛阳都可以算作前线了,在道路通畅的情况下,苏定方来回也就两个时辰不到,因而会时常返回洛阳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