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9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 (第1/2页)
四月,京师这轮换相终于尘埃落定。
殷士儋以教育专务大臣的名义入阁,内阁再添一名成员,负责全大明的学政事务。
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暂时空缺,但是为了推动学政事务,朝廷暂时没有补缺的想法。
杨思忠调任吏部尚书,紧接着吏部就廷推通政使人选。
前任通政使,现任刑部侍郎李一元赫然在列,而这个名单也得到了大臣们的称赞。
通政司现在的职能非比寻常,是无法长期空缺的。
通政司中人才青黄不接,原本大家都在看杨思忠的热闹,看他到底选谁做他的继任者。
但是当李一元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,朝臣们都拍案叫绝,这确实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。
李一元是前任通政使,熟悉通政司的事务。
他在刑部侍郎的位置上做的很好,说明他是个能适应新工作的能臣。
这份名单迅速在内阁通过,然后送到皇帝面前。
果不其然,皇帝朱笔点了李一元的名字,新任通政使就这样出炉了。
就这样,杨思忠这位新任大冢宰,就用一份完美的人事任免,坐实了自己“知人善任”的人设,吏部上下对这位新任尚书都十分敬重。
苏泽也看到了系统的结算报告。
【《蒙学教育议》通过,前礼部尚书殷士儋,成为第一任教育专务大臣。】
【第一任教育专务大臣殷士儋,确立了大明小学,中学,大学三级教育的基础,成为新时代教育体系的源头。】
【这项制度被各国效法,成为近代平民教育的开端。】
【国祚+1。】
【威望+500。】
【剩余威望:1410】
投入200威望,回报500,赚了300威望还算是划算。
——
报馆,沈一贯面带笑容走了进来。
冯保成为司礼监掌印,沈一贯小赚一次,他今天刚刚提了彩金,准备向苏泽罗万化分钱。
到今天沈一贯扑了空,罗万化接过了钱袋后说道:
“子霖兄去东宫了。”
沈一贯疑惑的问道:“今天子霖兄不是没课吗?”
罗万化点头说道:“是啊,但是今天一大早,太子派人急召子霖兄去东宫了。”
“那这笔钱就有劳一甫兄把这袋子钱给子霖兄了。”
“肩吾兄不自己给子霖兄吗??”
“哎,我要随大鸿胪出京了。”
“济州岛军港要开建了,内阁派遣大鸿胪去朝鲜签订国约,然后再去济州岛慰问大明水师驻军。”
听到这里,罗万化也只能对沈一贯表示同情了。
谁让鸿胪寺就是干这些的呢。
东宫。
“苏师傅,这人是真的吗?”
苏泽看着手里的信,仔细比对笔迹以后,点头说道:
“殿下,这是国子监生朱俊棠的亲笔信,他是臣的弟子,臣认识他的笔迹。”
太子说道:“这是舅舅寄来的,这个朱俊棠随着一艘伪装成南洋船的倭寇商船停靠台南港,舅舅发现这艘船有问题,命人扣留了这艘船,这个朱俊棠托人将信带给舅舅。”
苏泽点头说道:“臣在国子监也打听过了,国子监博士黄文彬和国子监生朱俊棠在年前离开京师,说是去澎湖渡假,或是遭遇了风暴,流落到了倭地。”
小胖钧兴奋的站起来。
一个月前,在台南殖拓的李文全扣押一艘伪装成南洋船的倭寇商船,船上的朱俊棠派人送信出来。
朱俊棠说明了自己和黄文彬流落倭地的过程,然后将岛津家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,向李文全求救。
一名国子监官员和国子监生被倭寇扣押,这怎么都算是一件大事。
李文全一边通知澎湖学政张纯,让他来台南确认朱俊棠的身份,一边又派飞剪船前往直沽,先向太子报告。
“苏师傅觉得应该怎么办?孤请奏父皇,派遣大明水师去倭地营救黄文彬?”
苏泽立刻摇头说道:“殿下,不可。”
“为何?”
苏泽说道:“兵法有云,料敌为先,如今我大明对倭寇本土没有多少了解,但倭寇却不断刺探我大明情况。”
“岛津家的军力部署,武器舰船,我大明一无所知,对倭岛的气象航道也不清楚,贸然远征恐重蹈前元覆辙。”
小胖钧点点头,他也是一时上头,被苏泽一劝,也打消了想法。
“那苏师傅,黄文彬怎么办?”
苏泽说道:“殿下想要征倭,臣是支持的。”
“啊?”
小胖钧有些意外的看着苏泽。
从小到大,身边的士大夫教导的都是不要妄动刀兵。
苏泽说道:“殿下,倭寇乱我东南,戕害我大明百姓,这等血仇怎么杀了几个倭寇就了结?”
“先帝之所以在平倭后罢兵,是因为当时我大明水师疲敝,无法征讨倭寇本土。”
“现在陛下建设水师,等到时机成熟,就可以征讨倭寇,报仇雪恨了!”
这句话听得小胖钧热血沸腾,原来皇爷爷和父皇是这个意思。
苏泽继续说道:“正如臣所说的,要征倭,需要先打探倭人的情报,勘探倭国港口水文,气候风向,这样舰队才能征倭成功。”
小胖钧连连点头,苏泽说道:
“臣以为,应该让国舅放了倭人商船,并且将倭寇需要的硝石卖给他们。”
“苏师傅,你要通倭?!”
苏泽笑了一下说道:“朱俊棠在信中说了,岛津家缺乏硝石,这才信了他的话,让他来澎湖买硝石。”
“国舅卖给他们硝石,就能让倭人相信他们是真的有本事的,就会给他们更多的自由。”
“这两人,一人是大明宗室子弟,国子监举人,一人是国朝进士,大明正经的官员。他们都是忠于大明的。”
“让国舅给他们硝石,再和朱俊棠说,让他在倭国搜集倭寇情报,这样日后陛下要征倭的时候,就有情报可用了。”
“殿下,征倭是国战,不仅仅要有刀兵之战,也要有情报之战。”
“甚至臣以为,大明国力远甚于倭国,所以情报战更重要,只要情报战胜了,刀兵之战自然就能胜了!”
小胖钧激动的说道:“苏师傅这个办法好,孤这就写信给舅舅!”
“等等,殿下这件事还是应该密奏朝廷才行。”
“苏师傅说的对,可是孤不会写奏疏啊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