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岁岁文学 > 大明世家五百年 > 第235章 病重

第235章 病重

  第235章 病重 (第1/2页)
  
  永乐二十一年,元月初一。
  
  又是新年时,公主府里外染尽了红,红绸红布红灯笼,各色灯花高高挂起,李氏的孩子们在院中嬉戏,爆竹声声响彻耳中。
  
  新年时节,已经不若数九寒天那么冷了,但时不时自北原吹来的寒风,依旧让人忍不住尽力裹起厚衣裳保暖。
  
  李显穆已经坐在祠堂前一个时辰了,他有些呆愣愣的瞧着祠堂前的红灯笼,有冬风吹过,灯笼就飘起来,待那股小旋风飘过,灯笼就落下来,周而复始。
  
  府中早已是荒凉一片,只有墙角数枝寒梅凌寒绽放,带着一丝生机。
  
  就在方才,他刚刚祭拜父亲的时候,得到了一个消息,“二十一临安薨”。
  
  永乐二十一年,临安公主薨。
  
  如今就是永乐二十一年,李显穆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祠堂的,他在这里坐着,却不知脑海中在想什么。
  
  父亲的逝去已经很久之前的事情了,十八年前,而现在,他的母亲也要去世了,六十多岁的年纪,去世似乎也是正常的,可李显穆从未想过。
  
  他呆呆的坐着,良久,才缓缓从情绪中走出。
  
  转而想到了更关键的一件事!
  
  今年是永乐二十一年,如果母亲去世的话,那他就要守孝两年零三个月,那就要永乐二十四年重新回到朝廷上,而如果他没记错的话,先前父亲曾经传递过一次关键信息“二十四年帝崩”,在永乐二十四年时,皇帝朱棣就会驾崩!
  
  在古代政治斗争中,守孝是很重要的工具。
  
  在永乐朝的实践中,朱棣大部分时候都会选择夺情,可李显穆不一样,他是无数人的眼中钉、肉中刺,他若是想要夺情的话,必然有汹涌的舆论压过来。
  
  无数思绪在脑海中翻涌,李显穆也不知道哪一条才是正确的道路。
  
  ……
  
  “穆儿怎么了?”临安公主感觉李显穆的状态不太对劲,温声问道。
  
  李显穆闻言心中一酸,眼中忍不住红起来,“母亲,儿子没事,二哥在外镇守,数年未见,一家团聚高兴罢了。”
  
  临安公主听出了他话中的言不由衷,却也没再问,李显穆既然不想说,那便不说。
  
  新年煊赫热闹,李显穆却感受到了无比的孤寂,一想到这是和母亲一起过的最后一个新年,他就深深为之悲痛。
  
  李祺也叹息着,但是有些事必须告诉李显穆,尤其是守孝这种事,若是能提前准备,在政治影响力衰退后,很多事情就能保住,若是突然发生,必然会被打个措手不及。
  
  “母亲,这是你最爱吃的,快多吃些。”
  
  “母亲,这是儿子从南洋商人那里得来的,如今我大明没有的稀罕玩意。”
  
  “母亲……”
  
  临安公主觉得自己儿子很不对劲,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,总之儿子在身边尽孝,她很高兴,平日里吃饭都能多吃半碗。
  
  时间进入五月后,临安公主的身体就不太好了,生了场病却总也不见大好,李显穆亲自在母亲身边侍疾,朝廷上许多事,都渐渐交给其他人去做。
  
  ……
  
  七月时,京城中落了很大一场雨。
  
  接天连地的雨幕,如同有天人在九天之上倾盆而下,京城外的几道河都渐渐蓄满,雨后,身体稍好的临安公主被搀扶着在府中逛了逛,路过公主府的池塘时,满池被暴雨打落的残荷,各自孤零零的歪斜在河面上。
  
  李显穆望着这一幕,只觉阴森透骨,刺眼的很。
  
  正要搀扶着母亲离开,临安公主却突然说道:“以前你们父亲还在的时候,与我讲过一首诗词,是李义山的诗,留得残荷听雨声,今日见了这一幕,方知诗中之意。”
  
  李显穆顿时眼皮一跳,李义山就是李商隐,这一句出自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,是李商隐给崔氏兄弟二人写下悼念逝去先父的诗,同时哀怜自己寂寥身世。
  
  在李显穆看来,母亲在这个时候道出这首诗,实在是有些不吉利,强撑着笑意道:“母亲想必是记错了,李义山的诗词是‘留得枯荷听雨声’,不是‘残’,讲的是秋天的景色,如今正是盛夏时分,若母亲喜欢枯荷,待深秋时分,儿子再陪母亲游园欣赏。”
  
  张婉也温婉笑道:“是啊母亲,这满院残荷,那是风雨打落,待秋日时,才有枯荷,儿媳曾见过大师画一副枯荷图,甚是寂寥横生。
  
  母亲好好修养,待再过数月,儿媳们陪着母亲游园。”
  
  临安公主闻言笑了笑,没接这句话,她不走,其他人也就不能走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