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邦的到来 (第1/2页)
天刚蒙蒙亮,闾左安置区就炸开了锅。
几个睡眼惺忪的流民揉着眼睛,看见平日里横眉竖眼的卫兵居然点头哈腰地往这边引路,领头的马车更是气派得晃眼——乌木车身镶着铜边,拉车的白马油光水滑,马蹄铁踩在泥地上都发出清脆的响声。
“我的娘哎!这是哪位贵人?”络腮胡张大了嘴,手里的野菜筐“啪嗒”掉在地上。
马车在破庙前停下,车帘一掀,先下来个穿紫袍的管家,接着走出个大胖子,身上的锦袍绣着金线,腰里挂着玉璧,往那一站,身上的贵气就跟潮水似的往外冒。
“那是……相邦吕不韦?!”有人认了出来,吓得腿肚子直打颤。
吕不韦皱着眉看了看周围——烂泥路、破草棚,还有股说不清的酸臭味。他身边的甘罗赶紧上前:“相邦大人,墨先生就住在前面那破庙里。”
庙门“吱呀”一声开了,林墨揉着眼睛走出来,身上还披着那块千疮百孔的破麻布,头发乱糟糟的像鸟窝。他看见吕不韦,先是一愣,接着慌忙拱手,动作还有点生涩:“草民……墨,见过大人。”
吕不韦打量着他——这少年顶多十五六岁,脸冻得发青,嘴唇干裂,可眼睛亮得很,不像寻常流民那般畏缩。他笑了笑,声音倒是温和:“你就是甘罗说的那位墨先生?”
“先生不敢当,”林墨挠了挠头,把破麻布往身上紧了紧,“就是个混口饭吃的。”
甘罗在一旁急得直使眼色,生怕林墨露了怯。没想到吕不韦却摆摆手,示意随从们退后,自己走进了破庙。
庙里比外面还寒碜——墙角堆着烂稻草,地上扔着个破陶罐,唯一像样的就是甘罗藏竹简的草堆。吕不韦踩着冰凉的土地,看着屋顶漏下的天光,忽然问:“你教甘罗的那些种田法子,真是自己琢磨的?”
林墨没直接回答,走到墙角抱起一捆枯草,露出下面几块黑乎乎的东西:“大人看这个。”
那是几块晒干的泥巴,颜色深浅不一。林墨捡出一块发黑的:“这是去年在渭河边挖的,捏起来黏手,能保水,种水稻最好。”又拿起一块发黄的,“这是北边塬上的土,沙土多,种豆子能透气。”
吕不韦拿起一块放在手里搓了搓,眉头渐渐舒展开。这些泥土看着普通,可经林墨一说,倒像是藏着学问。他忽然想起甘罗说的“格物致知”,便问:“你说的那个……格物,到底是啥?”
林墨心里一紧,这词儿太超前了,得绕着说。他指了指破庙门口的树:“就像这棵树,春天发芽,夏天长叶,秋天落叶,冬天光秃。看着是老天爷的事,可要是仔细看,就能发现芽啥时候冒出来,叶啥时候最旺,这就是‘格物’。知道了这些,就能琢磨出法子让树长得更好,种地也是一个道理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