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 启程!天津的水泥路! (第1/2页)
马车里面,气氛凝滞得像块铁板。
王弼端坐于侧,腰杆挺得笔直,一双鹰隼般的眼睛在朱高炽与朱雄英脸上来回扫视,三人就这么大眼瞪小眼,谁也没先开口。
朱高炽心里把老朱骂了千百遍,怎么都没想到这老逼登竟如此“阴险”——先前派常茂与康铎跟着,明着是协助,实则是监视,这已经够让人头疼了;如今竟直接把王弼这尊大神派来,简直是釜底抽薪的杀手锏 !
这下子,饶是朱高炽脑子转得再快,也一时没了主意。
毕竟王弼不同于常茂与康铎那两个毛头小子,人家是实打实的开国名将,论战功,跟着老朱从濠州打到大都,身上的伤疤比军功章还多;论爵位,定远侯的爵位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;更关键的是,他对老朱那叫一个忠心耿耿,老朱的命令从来都是说一不二坚决执行,半分折扣都不会打。
想用忽悠常茂、康铎那套说辞,让他松口跟着去北伐战场?
简直是痴人说梦。
王弼只要一句话“陛下令我保护二位殿下”,就能把所有借口堵死,根本没转圜的余地。
所以,王弼是真不好处理啊!
朱雄英也眼巴巴地看向朱高炽,二人不断交换眼色,最后还是选择按兵不动。
毕竟北伐大军还未出征,时间还早着呢,先去天津看看再说。
一行人紧赶慢赶,耗时一个多月,总算是抵达了天津城。
还没有进城,马车刚行至天津卫城外数里,众人就注意到了眼前的变化。
此刻城外那条长逾数公里的道路上,黑压压的上万人正分成不同的队伍,各司其职地忙碌着,铁锹挖土的铿锵声、推车碾过地面的轱辘声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混在一起,热闹得像开了锅。
不远处靠近天津城的地方,一段已经修好的道路格外惹眼——路面宽敞整洁,明显分成了左右两道,中间竟还辟出条窄带,栽上了一排排新苗,看着既规整又透着几分新意。
很快,一行人便来到了修路的核心区域。
只见这些百姓被编成了数十个工作小组,有的抡着锄头开拓路基,有的用石碾反复平整路面,有的推着独轮车往来运送砂石石灰,还有的正蹲在路边搅拌泥浆……每个人都埋头干着手里的活计,虽忙碌却不显杂乱,反倒透着股井井有条的劲头,连歇息的人都寥寥无几。
主持这项工程之人,正是老熟人,户部侍郎卓敬。
当初两小只瞒着所有人偷溜去辽东战场时,常茂与康铎二话不说就追了上去,唯恐两小只出现什么闪失;唯独卓敬,考虑到海贸大计刚起步,天津卫的船坞、码头、商栈与各大工厂都还在草创阶段,半点耽误不得,硬是咬着牙留了下来,继续主持建设。
毕竟朱高炽走之前,早已把自己对海贸的全盘规划、从商船建造的尺寸到关税细则的条文,都一一跟卓敬交代得清清楚楚。
而事实也证明,卓敬的确不愧是连姚广孝都忌惮的绝世奇才,不仅把朱高炽留下的蓝图一一落实,还在细节处做了不少完善,短短时日就把天津卫的海贸框架搭得有模有样,关税厘定、商船调度、与海商的接洽,样样都打理得井井有条,比预期中还要出色几分。
听闻朱雄英与朱高炽再次抵达天津卫,卓敬一早就带着属官赶到城外等候。
三人相见,略作寒暄,卓敬便领着一行人往施工区走去,准备沿途视察各项事务。
身后,王弼、常茂与康铎紧紧跟着——他们领了皇命,自要寸步不离地盯紧两位殿下。
刚走没多远,王弼的目光便被前方修路的景象吸引,尤其是看到那些百姓正往平整好的路基上倾倒灰色泥浆,不由得皱起眉头,好奇问道:“他们为何要将这泥浆倒在官道上面?”
他快步走上前,目光死死盯住前方已开拓平整的路段——那里聚集着数十名百姓,两人一组抬着扁担,将一担担泛着灰光的泥浆稳稳倒在路面上,另有专人手持木耙,将泥浆推得平平整整,连边角都不曾遗漏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