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7章 朱寿就是正德 (第2/2页)
被一个叫王守仁的文官?
带着临时拼凑的……地方义兵?
只用了……一万多人?
三十五天?
连人带船……一锅端了?!
“这……这宁王……”一个年轻的御史喃喃出声,声音干涩,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巨大的荒谬感,“他……他这十万精兵,四万带甲……是纸糊的吗?还是说……”
他猛地想起一个名字,一个被太祖深恶痛绝的名字,“他才是……建文朝的李景隆第二?!”
这个比喻如同惊雷,炸醒了所有人!
对啊!当年李景隆五十万大军被燕王打得落花流水,不就是这般草包模样?!原来宁王才是那个绣花枕头大草包!
短暂的死寂之后,是火山般的爆发!
“废物!蠢货!我朱家怎生出如此不堪的子孙!简直丢尽了祖宗的脸面!”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,猛地一拍龙案,震得茶杯跳起老高。
他不在乎宁王死活,他在乎的是朱家子孙竟如此无能!被一个文臣带着民兵就给收拾了!这比打了败仗还让他羞愤!
但紧接着,更深的怒火涌上心头。他赤红着双眼,须发戟张,指着天幕上那个刚刚念完战报、还在甲板上跳脚的朱寿,声音如同受伤的雄狮在咆哮:
“还有那个王守仁!王守仁!枉你名字里还有个‘仁’字!你也配?!你是我大明的臣子!吃着大明的俸禄!为何不助我朱家血脉,反倒去帮朱寿这个窃国权奸!助纣为虐!你是要帮着这奸贼,夺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吗?!你这不忠不义之徒!该杀!该剐!”
朱元璋的怒吼在奉天殿内回荡,充满了被“背叛”的痛心和愤怒。他认定了王守仁是站在权臣朱寿一边的!
然而,仿佛是嫌这局面还不够混乱,天幕上的朱寿,在朱元璋怒骂的同时,也同步爆发了!
他狠狠地把那份战报摔在甲板上,用力地踩着,仿佛那战报就是王守仁本人,跳着脚,声音尖利得几乎破音:
“王守仁!王阳明!你个老王八蛋!本大将军费了多大的劲!啊?就怕宁王这个老兔崽子太弱,不够打!老子故意放开手让他去打南京!结果呢?结果你几千个破团练就把他给包圆了?!你让我还怎么玩下去?!啊?!”
他气得在原地转圈,捶胸顿足,如同一个精心布置的恶作剧被人提前戳破的孩子:
“本大将军还想等宁王占了南京,然后我再挥师南下,堂堂正正地打过去!再复制一把太宗爷爷的靖难之役!过一把打仗的瘾!名正言顺地……现在全让你给搅黄了!玩不了了!都玩不了了!啊啊啊!”
朱棣听着这“复制靖难之役”的狂言,眼皮狂跳,拳头捏得咯咯响,这权臣竟敢拿他壮举当儿戏!朱元璋更是气得眼前发黑,权臣竟敢公然觊觎帝位传承!
突然,暴怒的朱寿话锋一转,像是“恍然大悟”,指着空气破口大骂:
“我知道了!一定是你爹王华!你爹王华当年可是状元,他虽然死了,但是杨廷和杨阁老!可跟你是一伙儿的!你们这些酸腐文人,就是不想朕……”
“不想本大将军全国到处跑!不想本大将军学太祖爷爷、太宗爷爷那样征战四方,开疆拓土!”
“你们就想把本大将军……把朕!关在那紫禁城的金丝笼子里,跟父皇一样,乖乖地做你们的……正德皇帝!”
“呸!做你们的提线木偶!这一定是杨阁老在背后搞的鬼!什么几千团练?骗鬼呢!肯定是你们这些文官调动了不知道多少暗地里的力量!你们……你们就是不想让朕痛快!”
“朕……?”
“正德……皇帝?!”
奉天殿内,朱元璋的咆哮戛然而止。
朱棣的怒火凝固在脸上。
蓝玉、冯胜、耿炳文……所有刚才还在为宁王草包而愤怒,为王守仁“助纣”而痛心,为朱寿的狂妄而暴怒的人,在这一刻,仿佛同时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!
徐达手中的象牙笏板(第二块了),“啪嗒”一声,从无意识松开的指间滑落,重重地砸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,发出清脆而突兀的响声,在这死一般寂静的大殿里,如同惊雷炸响!
无数道目光,带着极致的震惊、茫然和一种近乎荒诞的难以置信,猛地聚焦在天幕上那个还在跳脚大骂、口沫横飞的“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朱寿”身上。
刚才……他是不是说了……“朕”?
他是不是说了……“正德皇帝”?
他骂杨廷和只想让他做“正德皇帝”?
一个荒谬绝伦、却又如同黑洞般吞噬所有先前认知的可怕念头,如同疯狂滋生的藤蔓,瞬间缠绕上每一个人的心头,勒得他们几乎无法呼吸!
难道……这个无法无天、自封威武大将军、镇国公、拿着空白圣旨当玩具、让士兵喊万岁的跋扈权臣朱寿……他……他……他本人就是……皇帝?!那个一直被他们视为傀儡、甚至可能早已被害的正德皇帝?!
朱元璋脸上的暴怒瞬间褪去,只剩下一种被巨大荒诞击中的、空白的呆滞。
朱棣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大小。
蓝玉张着嘴,脸上的肌肉僵硬地抽搐着。
整个奉天殿,陷入了一种比之前任何时刻都要彻底、都要惊悚的死寂。
只有徐达那块掉在地上的笏板,还在冰冷光滑的金砖上,微微地……颤动着余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