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三章 辟荒田·金珠化秽土 (第1/2页)
赵六带来的消息,像一颗火星溅进了滚油锅。
盐!磐石堡勒在脖子上的另一道绳索,似乎终于看到了一丝松动的可能!
李琰没有丝毫犹豫。
天刚蒙蒙亮,荆棘丛生、怪石嶙峋的鹰嘴崖下,就出现了几道敏捷的身影。
李琰亲自带队,石头魁梧的身躯如同开路巨斧,劈开挡路的藤蔓,老梁拄着拐杖紧随其后,眼神锐利如鹰,后面还跟着两三个赵六精挑细选、自称曾是猎户的流民汉子。
向导是那个最早报告盐泉消息的老流民,他佝偻着背,指着前方一处被巨大风化石和茂密灌木遮挡得严严实实的岩壁缝隙:“就…就是那边!味儿冲得很!”
拨开最后一道垂挂的藤蔓,一股浓重的、带着铁锈和腐败气息的咸腥味扑面而来!
只见岩壁底部,一道不起眼的缝隙里,正缓缓渗出浑浊的暗褐色水流,水量极小,如同垂死之人的涎水。水流过的岩石表面,覆盖着一层厚厚的、发白发硬的结晶物,在晨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。
“是咸水!”
一个当过猎户的流民汉子眼睛一亮,不顾腥味,扑上去用手指蘸了点浑浊的渗水,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,随即脸上露出狂喜,“咸的!真他娘的咸!”
李琰蹲下身,也学着用手指沾了点结晶,舌尖一触,一股强烈的咸苦味瞬间弥漫口腔,夹杂着难以言喻的土腥和涩感。
确实是盐!但这盐,能吃吗?
“取水!”李琰当机立断。
带来的几个大皮囊很快被灌满浑浊的咸水。
分量不多,加起来也不过几十斤,却沉甸甸地承载着全堡的希望。
回到寨内,李琰立刻让人在铁匠铺旁边清理出一片空地,架起几口最大的铁锅。
咸水被倒进锅里,粗大的柴火在灶下熊熊燃烧。噼啪的爆裂声中,浑浊的水面翻滚着,冒出带着浓烈咸腥味和奇怪杂质味道的白气。
水汽蒸腾,锅底渐渐析出灰黑色、粘稠的糊状物。
熬!
不停地熬!
耗费了堆积如山的柴火,直到锅底只剩下一层厚厚的、颜色灰黑、夹杂着泥沙和其他不明杂质的坚硬结块。
李琰用铁铲小心地将这些结块撬起,敲碎。
这便是初步熬出的粗盐。
颗粒粗粝,颜色灰黑,散发着苦涩和土腥味,尝一小口,咸苦之外还有种难以形容的怪味。品质低劣得令人皱眉。
然而,当李琰将这捧灰黑色的东西展示在叶七娘和老梁等人面前时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叶七娘小心翼翼地捻起一小块,放在舌尖,细细品味。苦涩和怪味让她眉头紧锁,但那纯粹的、无可替代的咸味,却让她眼中爆发出巨大的惊喜光芒!
“堡主!是盐!是能吃的盐!”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,“虽然杂质多,味道差劲,但只要…只要想法子滤净些,就能救命!”
她飞快地盘算着:“耗柴巨大!但鹰嘴崖若真能持续取水,哪怕每十天熬一小锅,也能大大缓解堡内缺盐之苦!若真能找到法子扩大水源…”她没再说下去,但眼中的光芒已经说明一切。
盐泉带来的短暂振奋,很快被另一个现实的冷水浇醒。
叶七娘陪着李琰巡视新开垦的梯田。
寨子东面和北面,新开垦出的土地连成一片,规模不小。然而,播种下去的粟苗和豆苗,长得稀稀拉拉,叶片泛着不健康的黄绿色,远不如堡子附近最早开垦的那几片梯田绿意盎然。一阵寒风吹过,孱弱的幼苗瑟瑟发抖,随时可能夭折。
一个跟着开荒的老农蹲在地头,粗糙的手指捻起一撮土,搓了搓,又抓起一把,凑到鼻子下闻了闻,摇着头重重叹了口气:“堡主啊,这地…它没劲儿啊!瘦得很!看着开出来了,可底子薄,养不住苗!照这么下去,别说收成,能不能撑过夏天都难说。”
李琰眉头紧锁。
粮是根基!没了粮,一切皆休。
他看着脚下贫瘠的黄土地,又看了看不远处新建的、散发着恶臭的公共茅厕和同样气味难闻的牲畜圈,目光最后落在寨子里堆积如山的草木灰和厨房倾倒出来的烂菜叶、泔水上。
一个念头在他脑中清晰浮现。
他猛地转身,指向那几处散发着秽气的地方,声音斩钉截铁,清晰传遍围拢过来的众人:
“从今日起!堡内所有秽物——茅厕粪尿!牲畜圈里的粪便垫草!灶膛烧尽的草木灰!厨房丢掉的烂菜叶、泔水!还有扫拢的枯枝败叶!统统不许乱倒!”
众人愕然,不解其意。
李琰手指用力点向东边一片预留的洼地:“都给我运到东边那个大坑里去!一层秽物,一层土,一层草木灰,一层烂叶子!一层层堆上去!堆满了,再用厚土给我盖严实了!闷着!”
恶臭?集中堆肥?
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!
“我的娘!那得多臭啊!”
“堡主,这些东西又脏又臭,埋起来多省事?堆一起…这不是找罪受吗?”
“是啊!靠寨子这么近,夏天还不得熏死人?招苍蝇蚊子!”
抱怨声四起,尤其是那些窝棚靠近东边洼地的流民,更是愁眉苦脸。连叶七娘都下意识地捂住了鼻子,面露难色。
“臭?”李琰的声音陡然拔高,压过了所有议论。他目光锐利,扫过一张张或疑惑或抵触的脸,“这叫沤肥!烂透了,臭气散了,就是滋养田地的金疙瘩!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