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造船业起步(一)拆船业 (第2/2页)
在这种情况下,李崇文联系了已经回到鹰酱的史密斯,希望他为南华共和国驻华府的使馆提供一些帮助。
最后,南华政府得到大量的造船工程师,高级技术人员,以及大量熟练工人,还有各种工业设备以及技术。
南华政府从最开始的一点一点的引进,到后来变成整座整座造船厂引进,搬到南华后,经过调整,可以立刻投入生产。
为了统合这庞大的资源,南华政府决定成立南华船舶工业集团,负责整理和调配这一切资源,同时在船舶工业集团的下面成立,南北两家国营造船公司以及相关的附属公司。
北方的造船公司位于长安府的海防港,以军舰制造为主。南方的造船公司位于朝歌府(西贡)的港口,靠近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和东南亚市场,以制造民用船只为主。
南华政府为此还成立了船舶学校和大量相关的专科院校,并与这些造船厂签订合作协议,来培养需要的人才。
看着冲滩上的博格级护航航母,在工人的忙碌下已经逐渐被拆解。
"赵经理,直接在冲滩上搭建临时工地,对工人来说会不会不太安全?"
"还有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拆完一艘船?"
李崇文觉得眼前的拆解船只的工地,实在是太简陋了,没有任何安全措施。
"秘书长,在冲滩上拆解船只,对拆船的工人来说确实有些不太安全,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。"
"一则是,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,这方面的技术比较昂贵,而且也不是必须的。"
"二则是,鹰酱和欧洲那样的干船坞和半机械的拆解方法,对我们来说成本太高了,这样做,我们的利润会大大的缩减。"
拆解船只公司现在只能这么做,谁让南华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才能获得拆解船只的订单的。
这份利润还是在南华政府提供低息贷款和进行补贴的情况下,才能保证的,不然南华的拆船业真的竞争不过樱花国。
赵经理也是现在才明白,这都是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代价,人命有的时候是真的不值钱。
"至于工人的安全问题,秘书长你不用太担心。我们拆船厂会进行改进的,尽可能保证一些重要工人的安全。"
赵经理对李崇文保证道。
至于什么是重要的工人,当然是华人和汉化最深的安南、澜沧的人了。这些人都是南华政府统治南华共和国的根基,所以南华政府的任何重大的项目,这些人的伤亡都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。
赵经理要做的就是保证这些人的安全,以及尽可能的培养这些人成为技术人员,让他们远离这样恶劣的环境。
然而即便是这样,这些重要的工人还是会经常出现伤亡,最主要的是废油、石棉、重金属(铅、汞)直接排海或露天堆放,工人暴露于致癌物中,事故频发。
"我们预估要最快用3个月的时间才能拆完这一条船,并实现资源的回收,如果慢的话,估计要用6个月的时间。"
"很好,我们继续看看!"
李崇文来之前也看过各方面的数据和分析了,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,与所获得的利益想比,这点影响不算什么。
拆船所得废钢占南华钢铁原料的65%,成本远低于进口铁矿石,在南华钢铁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前,这是南华最重要的钢铁原料来源。
同时,废钢回收成材率达40%以上,为造船、机械制造提供廉价原料,降低了南华工业的15%的生产成本。
而且拆船业是南华共和国目前主要换取外汇的产业之一,可以为国家积累外汇储备,支撑技术引进和设备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