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8章 姓刘,但不合法 (第2/2页)
长久以往,如此行径必然会使得这些官吏生出怨气。
正如刘邈知道自己那些功勋、武将,还有百姓是人,这些个官吏同样是人,而且还是很重要的人!
中枢的政令由谁去宣传?公布?落实?执行?
不还是凭借这些基层官吏?
正如刘邈改行三长制度后,就要对三长家庭有优待,比如减免赋税、劳役这些。这些基层的官吏,刘邈同样也要对其有人文关怀,不能说一边当驴使,一边当猪喂。
刘邈再次撑起下巴。
说到底,利益是什么?终究还是钱粮!
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,都是一个缺钱!
要是刘邈现在平白多出一块河北平原那么大的耕田,那所有人的问题都解决了!所有人也都能够满意!不至于让自己在这边苦思冥想……但显然,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。
“白嫖是真的好啊!”
刘邈“啧”了一下。
其实刘邈也确实这么干了。
当初在荆州,在襄阳立下的三句誓言——
【耕者有其田,劳者有所获,老者有所养】
这三句誓言,其实已经是让刘邈享受到了太多的优待。
许多百姓,正是因为相信了这三句誓言,所以或多或少其实都受了一些委屈而默不作声。
因为他们相信,刘邈是真的能够带领他们达成这样的愿望!他们相信,跟着刘邈,将来会越来越好。
所以当“白嫖”的念头刚出现在刘邈脑海中时,刘邈反手就扇了自己一巴掌。
“畜生啊!还想苦一苦百姓!”
好在南方终究是地广人稀,不如北方那般拥挤,所以固然汉末乱世让南方的人口不减反增,却依旧是给了刘邈足够的操作空间。
只要认真分割,保证各个势力不至于达到暴走的边缘,那此事还是能够圆满处理的!
刘邈逐渐将要处理的事情理顺,并且找来纸笔,依次写下几个大字——
军、官、吏、农……
在思索片刻之后,刘邈又在农的后面又写上了儒、工、商三字。
但等到写好之后,刘邈又在官、农、工、商四个大字上面画了个叉。
最后,刘邈将视线放在军、吏、儒三个大字上。
而解决问题,显然一般都是从最简单的开始。
刘邈在“儒”的字迹下又写下“合法”二字。
当务之急,是解决政权的合法性。
而政权交替的合法性,已经被王莽还有刘秀他老人家直接给绑架到天人感应的事情上。
也就是说,刘邈如果要玩装神弄鬼那一套,就要继续维持谶纬那套。
但刘邈显然不想走这条路。
或者说,不是不想走,而是不能走。
随着刘邈在荆州立誓,刘邈政权和之前的政权的底色都有了明显的区别。
刘邈政权的合法性,不能再去追寻什么虚无缥缈的老天,什么大五行,什么天人感应。
这是刘邈向自己治下百姓做出的保证,同样也是基于最底层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。
随着均田制确定私田的合法性,现在要是再说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那和自己打自己脸有什么区别?让那些百姓怎么想?
所以装神弄鬼这一套,早就被刘邈自己给堵死了。
不但堵死了,后面那些分得田地的百姓还将这道墙给加厚、封死!
至少,刘邈不敢想象如果自己现在忽然来一句废除均田制,整个南方会乱成什么鸟样!
所以刘邈,必须要自己找到一条自证合法的道路!证明自己的政权是合理的!不然哪怕自己的国号依旧是汉,哪怕自己姓刘,那合法性依旧低的可怜!
毕竟,从某种程度而言……袁绍接受了大汉天子的禅让,人家的合法性还真的比刘邈这边要高。
“自己选的路,哭着也要走完啊!”
刘邈揉揉脑壳。
“幼平,去将公玮还有王朗前来,我有事情与他们商议。”
陈瑀、王朗赶到后,听到刘邈的惆怅,却也是早有所料。
毕竟,论及对百姓思想意识的敏感,整个南方也找不出比他二人更加敏锐的人。
随着刘邈在江东的种种动作,已经将所有的东西全都改变……现在还想回去走老路?晚了!
“仲山这时候愁眉苦脸做什么?”
陈瑀拍了下刘邈的肩膀,那眼神仿佛是在说等以后刘邈真的称帝可就拍不到了!
“毕竟,这条路,可是你自己选的!”
“建立一个全新的大汉!而不是简单的重蹈覆辙。”
陈瑀将早就准备好的一份公文交给刘邈。
“既然如此,你就应该也要知道——”
“你身边,还有大家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