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肯定不会再被降维打击了! (第2/2页)
李斯言之凿凿,让嬴政心中忽然有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。
姜承奕果然懂他!
是了。
若是姜承奕也认为自己是暴君,那就不会多余给扶苏那一颗因为丹炉火小而炼坏了的丹药了。
“那你觉得,姜承奕也觉得朕焚书坑儒是对的?他可有留下能削减焚书坑儒带来的影响的法子?”
在知道姜承奕还是自己的知己之后,嬴政便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。
李斯却还是娓娓道来:“至于大火,想必就是陛下焚书坑儒纵的这把火了。我们只要稍稍将火转小,防止火势再次增大将丹炉烧塌即可。”
“赈灾济民、开仓放粮、暂停土木......最重要的是,找更多的百家诸子来为陛下背书!也就是说,不再让焚书坑儒的影响扩展,同时尽可能削减其影响即可。”
李斯很敏锐地察觉到了关键点。
他想了想又补充道:“不过那些儒生没有姜承奕的眼光,恐怕不太容易招揽。”
听着李斯口若悬河的解释,嬴政内心有些汗颜。
毕竟姜承奕想要表达的东西,所针对的才是真正的治理国家。
而他却只想到了从表面解决问题的治标不治本的法子。
不过他的面上倒是没什么表示,只是故作高冷地点了点头,示意自己明白了。
“既然有了法子,就尽力而为吧。能做到何种程度,便看天意吧。”
嬴政淡淡答了一句。
二人陷入了一阵沉默。
李斯想了想,好像也没什么可解释的了。
过了一会儿,他又主动开口问道:“这个姜承奕可是道家流派?他的思维,很像是道家的中庸思想,可微臣好像并未在道家学派中听说过他这位大才之人的名字。”
“朕也不太清楚。他之前一直在狱中用儒家的理论骂扶苏读儒家典籍读傻了,扶苏都反驳不得。想必他也是将每个学派的书都精读过一些的。”
嬴政思索片刻,答复道。
李斯也皱了皱眉头,请求道:
“陛下,微臣可否见姜承奕一面。微臣总觉得,此人的才能,或许不在微臣之下!”
他是的的确确对姜承奕产生了不小的兴趣。
能用一个谜题将他点醒,让他瞬间能对之前一直觉得无从下手的棘手问题有了解决方案的人,自然不是什么庸人。
而且听始皇帝的意思,这位姜承奕还是个杂家的大才!
这个年代,已经很少有一些在学术造诣上能与他有所抗衡的百家诸子了,而姜承奕的学问却显得很是高深和宽博。
哪怕只能和姜承奕做一些单纯的学术交流,他也是求之不得的。
不过嬴政却是眼睛一眯,心下又多了几分怀疑。
李斯这样的能臣在没遇到姜承奕时都对他有接二连三的,如此之高的评价。
那就说明姜承奕绝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才!
这样的人,却在前面的十几年里悄无声息!
那他是六朝余孽的概率就更大了!
因此思索片刻后,嬴政便直接摇了摇头:“现在还不行,他的身世现在还没查清楚,朕还不能确保他并非六国余孽派来的人。所以除了朕和扶苏以外,暂时不能有任何人接近他!”
李斯有些失落,但也只能口中称喏。
随后他又问道:“陛下若是无其他事,微臣便先行告退,去按照刚刚的法子与其余同僚拟定实施了?”
他说的自然是削减焚书坑儒影响的方策。
不过嬴政却是又摇了摇头:“先不急。等朕明日再去诏狱内听听姜承奕的法子再做决定吧。”
他虽然觉得李斯的法子应当已经是最妥帖的法子了,但思虑再三,还是忍不住想先听听姜承奕的法子再做决定。
李斯口中称喏。
他已经知道这里已经没自己什么事儿了,便先行告退了。
而在李斯走后,嬴政的脸上却少有地显露出一种期待的神色。
他先是将姜承奕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丹药尽数服下,随后便准备趁早休息。
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在明天听听姜承奕的解法了!
他有十足的把握。
有了李斯想出来的法子,他这个带着答案去听课的“学生”......
肯定不会再被姜承奕降维打击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