怅然思变意难平 (第2/2页)
寒风夹着刺骨的凉意,从营帐破败的缝隙里钻了进来,还带来了远处传来的更鼓声音,沉闷又孤寂。萧长风盯着营帐墙角堆积如山的火药罐,每个罐体上都结满了蜘蛛网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荒废。神机营,本应该是大明最精锐的火器部队,是保卫江山的利刃,可现在发下来的火药罐,都布满了灰尘,上面斑驳的字样,仔细辨认,好像还有 “万历三年” 的痕迹。遥想天启年间,魏忠贤阉党一手遮天,把持着朝堂。他们胡作非为,大肆卖官鬻爵,官职都明码标价,朝堂简直成了他们的菜市场。为了疯狂敛财,他们甚至把手伸向了九边重镇至关重要的军饷,导致边军因为军饷短缺而不断哗变,国家的边防变得形同虚设,摇摇欲坠。那些花钱买官的人,一上任就像饿狼一样,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,这样的恶行形成了恶性循环,把百姓的生活拖进了无尽的深渊。“改折” 的弊端,从嘉靖朝开始,就像附骨之疽,一直延续到现在。士兵们本该到手的三斗米,被无端折成银子后,又被层层克扣,到最后所剩无几,连买咸菜的钱都不够。不知道有多少贪婪的官员,借着手中的权力,中饱私囊,把自己的腰包塞得满满的。想到这些,萧长风心里的怒火 “噌” 地一下就冒了起来,可无奈感又像潮水一样,把他紧紧地淹没。自己和兄弟们在前线拼命,守护山河,却还要忍受这样不公平的剥削。而那些贪官污吏,却在后方的繁华府邸里,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,这世道,太不公平了!
远处传来士兵压抑的哭声,萧长风猛地站起身来,却在掀开帐帘的瞬间愣住了。月光下,几个士兵正在用布条仔细擦拭火枪 —— 这让他想起和林宇并肩作战的那个雪夜。当时,林宇带着他们对抗狼群,不仅亲自调试火枪,还把仅有的火药分给重伤员壮胆。林宇一边操作一边说:“我们手里的武器,是用来保护自己和百姓的,不是权贵的工具。官场就像个大戏台,演的是忠奸,争的是利益…… 可我林宇,偏要把这戏台给砸了!” 那时的萧长风,对这句话没什么感觉,现在却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。现在,面对手无寸铁的流民,陈武却带着亲卫临阵脱逃。萧长风的指甲深深地掐进了掌心,血滴落在沾满泥污的靴面上。他突然理解了那些揭竿而起的农民,就像崇祯年间加派的 “辽饷”“剿饷”,压垮百姓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,而是日积月累的绝望。而这绝望的背后,是官场的腐败和不作为,官员们为了争权夺利,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死活。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利益,把百姓的生死当儿戏,这样的朝廷,还有什么值得自己效忠的?
营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,萧长风本能地伸手去摸腰间的火枪,却摸到了冰冷的空缺 —— 那把枪三天前被陈武以 “上缴检修” 为由收走了。这个动作让他想起土木堡之变后,武将地位一落千丈,文官们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丑恶嘴脸。朝堂上,文官们结党营私,形成了浙党、齐党、楚党等各种党派,互相倾轧。像戚继光那样的名将,都要依附张居正才能施展抱负,自己一个小小的把总,在他们眼里恐怕连蝼蚁都不如。想到自己在这黑暗的官场里,毫无立足之地,未来一片迷茫,萧长风心里充满了无助和不甘。
“萧把总,弟兄们饿得受不了了……” 士兵沙哑的声音里带着颤抖。萧长风看着对方凹陷的脸颊,林宇在小课堂上说的话又在耳边响起:“** 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 —— 这话都说了上千年了,可到底有几个人真懂?民不是水,民是海!你连海的方向都看不清,凭什么掌舵!** 当朝廷不再体恤百姓,百姓也不会再拥护朝廷。” 那时,他只是把这些话当成新奇的观点,现在,看着弟兄们饥饿的样子,看着这个腐败透顶的朝廷,他才明白,林宇早就看透了这一切。官场的黑暗,让他对这个腐朽的朝廷彻底失望了。他抬头望向夜空,猎户座的三颗星在云层后面若隐若现,恍惚间,竟像是朱元璋当年举起义旗时的火把。或许真该像林宇说的那样,人得为自己挣一条活路 —— 哪怕前面是万劫不复的深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