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岁岁文学 > 贞观悍师: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> 第20章 太子所奏,颇具见地。

第20章 太子所奏,颇具见地。

  第20章 太子所奏,颇具见地。 (第2/2页)
  
  殿内顿时阒寂。
  
  所有目光齐集李承乾之身。
  
  不少大臣面露讶色,未料皇帝竟于此案垂询太子之意。
  
  李承乾不慌不忙,出列行礼,而后平静启奏:“臣愚见,诸位大臣所言皆有理据,然皆未能全盘考量。”
  
  其略作停顿,见李世民微颔首示意续言,便继而奏道:“徙死罪犯实边确可节省开支,然风险甚巨。招募良家子虽属稳妥,然耗资巨大。儿臣以为,可采折中之策。”
  
  “其一,死罪犯人可徙,然非简单流放。宜择其情节较轻、身怀一技之长者优先。至西州后,非为单纯服苦役,而应编入屯田组织,予其自新之望。表现良好者,数年后可酌减刑期甚至赦免复良,授以田产。”
  
  “其二,同时劝诱良家子迁往。朝廷可颁优惠:愿赴西州者,每丁授田五十亩,永业田加倍,十年内赋税减半。并官给耕牛、粮种、初始口粮。”
  
  “其三,拣选年轻文吏赴西州管理屯田、教化民众。任期以三年为度,期满考绩优异者,返朝升迁优先。”
  
  “如此,则死囚有自新之路,良家子得安身之业,朝廷获实边之效,年轻官吏得历练之机。四方皆得其所,方为长久之计。”
  
  李承乾语气平稳,条理粲然,奏毕从容退回本位。
  
  殿内一片寂然。
  
  大臣们面面相觑,多有面露惊异者。
  
  李世民眼中掠过明显讶色。
  
  细细打量李承乾,欲自那张平静面容寻出些许端倪。
  
  长孙无忌内心波澜暗涌。
  
  其敏锐察觉,此绝非太子平素所能构想之策。
  
  背后定有高人指点。
  
  其目光疾扫东宫属官行列,欲觅出可能之影响者。
  
  房玄龄心下暗自称奇。
  
  太子所提方案非但切实可行,更难得者乃思虑周详,兼顾各方利益,全然不似一年轻冲动之皇子所能构想。
  
  魏徵虽因病体难支未能全程关注,然亦从周遭同僚反应中察知太子发言非同寻常。
  
  魏王李泰面色微变。
  
  朝臣中渐起低议之声。
  
  不少人对太子刮目相看,然亦有疑此非太子本意者。
  
  李世民沉默良久,方开口道:“太子所奏,颇具见地。众卿有何看法?”
  
  刑部尚书张亮率先回应:“太子殿下考虑周详,臣以为可行。尤以死囚有望减刑授田之策,可激励其安心屯边,大减变乱之险。”
  
  民部尚书唐俭补充道:“授田减税之策若能落实,确可吸引良家子前往。然具体执行细则还需详加议定。”
  
  兵部尚书李勣提出疑问:“选派文吏之事恐有难处。年轻文吏多不愿赴边地艰苦之任。”
  
  李承乾再次开口:“可明定赴边地任职为升迁必经之途。且西州互市繁荣,非全系苦寒之地。若能妥善安排,未必无人愿往。”
  
  又一轮议论展开,然此番焦点明显集中于太子所提方案细节,而非是否当徙民实边。
  
  李世民始终保持平静神色,然内心实波澜起伏。
  
  其留意到太子今日非但思路清晰,更难得者乃态度沉稳,对答得体,全然不似往日易怒冲动之状。
  
  朝会持续进行,余下议题陆续讨论。
  
  然众多大臣之心神犹萦回于太子先前那番令人讶异的发言。
  
  所有预定议题议论既毕,就在众臣以为朝会即将告终之际,一位御史台官员——侍御史韦悰忽出列朗声道:“陛下,臣有本奏。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