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127章 陈雪茹注册公司,雪茹酒楼火爆开业。 (第1/2页)
寒冬腊月,大雪纷飞。屋檐下冰凌垂挂。
整个四九城,被装点的如同一幅银装素裹的画卷,街道上行人稀少。
军区大院外面,执勤的战士,手持八一杠自动步枪。目光如炬,犹如鹰隼。他们不畏严寒,坚守岗位。
苏宇打来电话:“雪茹。大会顺利召开,确定对内改革,对外开放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创办,但是自负盈亏。”
陈雪茹听到这句,不由得喜笑颜开:“太好了,终于等到政策落地。”
“苏宇,我想开酒楼,你要帮我?”
苏宇沉吟片刻,坚定道:“当然,我会全力支持你。你先选好地址,我给周叔叔打个电话。”
“周叔叔?他摘掉帽子啦?”陈雪茹十分的诧异。
苏宇点了点头,语重心长道:“对,没错。两个月前,周叔叔被平反,恢复名誉,官复原职。”
“现在周叔叔,已经是京城市委书记。全面主持改革开放,招商引资的工作。”
陈雪茹眼中闪过一丝坚定,心中暗自盘算:“有了周叔叔的支持,酒楼的未来必定赚得盆满钵满。”
“这样雪茹,你找慧真帮你的忙。在人流量大的地方,我建议...最好在大栅栏商业街。”
“直接买下一栋三层小楼,完成产权过户。”
“然后,我让周叔叔帮忙,打个电话给工商局和国土资源局。这样办理的时间会快一点。”
苏宇缓缓开口,特意叮嘱起来:“对了,雪茹。你要记得注册公司,集团有限公司。”
“你是董事长,慧真是副董事长。静理是总经理。”
陈雪茹愣了一下,追问道:“那股份呢?怎么分配?”
苏宇大大方方的开口:“反正我不要股份,你和慧真分别拿四成,也就是40%。”
“留下20%,留5%给静理。剩下的股份,作为奖励。”
“这样分配很合理,大家都有动力。”陈雪茹点头赞同,心中对自己开酒楼充满信心。“我会尽快落实这些事情,争取早日开业。”
“酒楼的名字我都想好了,就叫‘雪茹酒楼’。既大气又亲切,还能让人记住。选址、装修、招聘,每一样都不能马虎。”
苏宇:“雪茹,你是我媳妇。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,大部分都考上大学。你和慧真,也应该出去闯荡。”
苏宇:“大栅栏商业街,是京城的市中心地段。地理位置好,人流量大。非常适合开雪茹酒楼。何大清一个月前,60岁退休了。”
陈雪茹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点头应允:“好,就按你说的办。大栅栏地段绝佳,天安门广场南侧,比邻西长安街。”
“喂,是正阳门街道办嘛?”
陈雪茹坐在家里的高级沙发上面,手里拿着固定电话,拨打给正阳门街道办。
“对,您好。请问你找谁?”
陈雪茹:“我找徐慧真,我叫做陈雪茹。是她的好朋友。”
“好的,请您稍等。”
过了一会,徐慧真的声音,从电话那一头传来。
“诶呦喂~雪茹,今天怎么日子啊?你吃了嘛?”徐慧真半开玩笑,开口调侃起来。
陈雪茹不由得被逗笑:“行了,慧真。你这个京片子,我听得耳朵起茧子。”
陈雪茹收起笑容,认真说道:“慧真,跟你说正事儿。我打算开家酒楼,地址选在大栅栏商业街,请你过来帮我。”
徐慧真那头沉默片刻,随即爽朗大笑:“行啊雪茹,咱俩联手,这酒楼指定红红火火。”
“对了,主厨你找谁?”
“老何,何大清。还有他儿子傻柱。”
陈雪茹坚定的语气:“何大清,可是谭家菜传人。还精通鲁菜和川菜。”
“我这就把手头事儿捋一捋,尽快过去。”
陈雪茹心里一暖:“有你帮忙我就踏实多了。酒楼名字我都想好了,叫‘雪茹酒楼’,到时候你当副董事长。”
徐慧真打趣道:“哟,雪茹董事长,那我这副董事长可得好好干,可不能给你这大老板拖后腿。”
两人又寒暄几句,便挂断了电话。陈雪茹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,眼神中满是憧憬,仿佛已经看到【雪茹酒楼】宾客满座.忙得不可开交的热闹景象。
.....
苏宇打电话,送上祝福:“周叔叔,祝贺你。恢复名誉,成功平反。”
周叔叔不由得笑了:“苏宇,这还要多亏了你。如果不是当年,你冒死给我送物资。鼓励我一定要活下去”
“我可能,就会选择轻生。”
苏宇听到这话,不由得笑了:“周叔叔。是这样的,我媳妇陈雪茹。知道了改革开放,想要在大栅栏商业街,开一家酒楼.....”
周叔叔听到这番话,十分爽快的答应:“行,没问题。我跟下面的人,打一个电话。”
“工商局和国土资源局,让他们特事特办。”
苏宇不由得笑了:“那就谢谢你,周叔叔。有空来我家里,军区大院我请你和嫂子吃饭。”
周叔叔:“有空再说吧,现在工作挺忙的。”
挂断电话之后,周叔叔拿起红色固定电话,拨打给下面的工商局局长。
“喂,王局长.....”
.....
在京城市委书记,亲自打招呼下。
陈雪茹注册【雪茹集团有限公司】的流程异常顺利,仅用一周便完成了所有手续。拿到了工商营业执照。
并且,陈雪茹还成功买下,大栅栏商业街最繁华的中心地段,一栋三层商铺。
在徐慧真和国土资源局局长,牵头之下。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。
短短三天时间,就完成过户。
值得一提的是,陈雪茹紧紧花了6800块钱,就买下这栋三层商铺。
然后,就是花钱开始装修,徐慧真带着蔡全无,坐上拖拉机去京城家具厂,购买一批红木桌椅板凳。
陈雪茹定下来的装修风格,就是古朴典雅,既有老京城的风韵,又不失现代的精致。
说的简单一点,就是中式建筑风格。
何大清和傻柱父子,带着六个徒弟,在一旁忙活,帮忙打扫卫生,清理厨房灶台。
陈雪茹亲自挑选每一个花瓶,每一幅字画,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完美。
“慧真,我想和你商量一下。我们二楼做成小包厢,三楼做成大包厢。”
“一楼就是大堂,接待宴席和散客。”
.....
徐慧真一边擦拭着刚买回来的红木桌椅,一边点头赞同:“行啊雪茹,这布局挺合理的。小包厢适合家庭聚餐或者朋友小聚,大包厢能接待一些商务宴请。”
“一楼大堂宽敞,办宴席和接待散客都方便。”
陈雪茹接着说:“我还想着在每个包厢里都挂上一些老北京的黑白照片,雕花屏风和一台黑白电视机。在去买电风扇和复古留声机,营造出怀旧氛围。”
“客人进入包厢,就能感受到浓浓的老北京味道。”
徐慧真眼睛一亮:“这主意好啊,能突出雪茹酒楼的特色。对了,酒楼的菜单咱也得好好琢磨琢磨,除了何大清擅长的谭家菜、鲁菜和川菜,是不是再加点咱老北京的特色小吃?”
陈雪茹拍了下手,喜笑颜开道:“对,慧真你想得周到。像豆汁儿、焦圈、驴打滚这些都得有,让外地客人也能尝尝咱老北京的地道美食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