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岁岁文学 > 隆万盛世 > 1467裁撤

1467裁撤

  1467裁撤 (第1/2页)
  
  魏广德下江南,根本就不是来解决杭州之事的。
  
  按照锦衣卫密报和南京的奏疏,内阁连同九卿会议其实已经定下解决办法,巡抚吴善言革职,张佳胤接替其职位稳定地方。
  
  至于处置失当的兵备道副使张文熙也会在之后被降职调任,不能继续委以大任了。
  
  说白了,在朝廷重臣眼里,平息事态,把事儿解决了就是大功一件,没办好就是有失体统,尸位素餐。
  
  至于办好了事儿会不会传到京城,他们是不考虑的。
  
  委以地方重任,要的是他们能维护好地方的安宁。
  
  出了事,自然就是他们的问题,这也是为什么官员都喜欢捂盖子的原因,都不希望在自己制下出事儿。
  
  遇事那都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,其实都是上面人处理事件的态度决定的,他们不会去管是非功过,他们只看结果。
  
  所以一些人指望把事儿闹大了,引得更高层关注,似乎就能获得“公平”处置,其实是想瞎了心。
  
  根本不存在的,就好像魏广德来到码头,什么都不问,先把人拿下再说。
  
  剩下浙江需要更换的官员,那都是张佳胤的事儿了。
  
  稳定了浙江局势,他就有功,再出事儿他就是总背锅侠,全部都要扛起了。
  
  在杭州最知名酒楼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接风宴后,魏广德就住进安排好的府邸里。
  
  至于杭州府挑选送过来的花魁,魏广德这几天在船上疲倦的很,也没有要,一个人就睡了。
  
  第二天一早,吃过早饭,锦衣卫杭州百户所就送来一份密报。
  
  魏广德只扫了一眼,就直接撕掉揉成团。
  
  浙江官员连夜拜会浙江巡抚,这不是基本操作,还需要锦衣卫侦查。
  
  张佳胤要控制好地方,还不是要拉拢住一波人,否则孤家寡人还怎么玩。
  
  吃过早饭,魏广德对随从吩咐道:“安排车轿,我去看看杭州九营。”
  
  这次过来,魏广德主要就是要亲眼看看,才好最终定下他们的命运。
  
  光是通过一些官员之口,魏广德可不敢全信。
  
  在杭州城里,魏广德自然先去了杭州南北两处军营,这里驻军万人,是守卫杭州府城的主要兵力。
  
  钦差仪仗进入杭州兵营,守门士卒肯定不敢拦,只能快速入营禀报。
  
  不多时,营官就带着一帮将官出来迎接,在魏广德车轿前哗啦啦跪倒一片。
  
  “都起来吧。”
  
  魏广德下了轿子,大手一挥让众人起来。
  
  “末将骆迁拜见阁老。”
  
  将官起身后,营官出列再次向魏广德抱拳行礼道。
  
  “骆迁,你就是这南营掌营?”
  
  魏广德看了眼骆迁,确实身材魁梧,看上去是个有功夫的。
  
  战阵中,这类身材高大、孔武有力之人,往往都是破阵好手。
  
  打仗,说到底就是有把子力气就行,就能砸开对方的防御阵型,所谓一力降十会就是这样。
  
  明清官兵打仗不行,其实主要和待遇有很大原因,都吃不饱吃不好,身体长期营养不良,如何能近身肉搏。
  
  在想想唐朝陌刀队的传说,据说一个陌刀手的吃食相当于十个步卒,装备价值顶三套马具,可以说陌刀手完全就是用金子堆出来的。
  
  没有绝对的力量,如何能做到“入墙推进,人马俱碎”,完全就是蛮力劈砍的打法。
  
  魏广德此时环视一圈,好吧,京师兵马虽然依旧被克扣,可多少比卫所、营兵待遇好上一些,而杭州南营的兵马,魏广德一看之下多少有些失望。
  
  身材瘦小,或许动作灵活,可是战场并没有腾挪空间,这样的兵打仗,除了做啦啦队、壮声势也就没其他作用了。
  
  不过军队这一套,魏广德身为文官,还真不好过多干预,牵扯太多,圈子都固化了。
  
  他能做的,就是挑选良将,打造几支强军用于对外作战。
  
  “骆将军无须多礼,本官来此就是看看南营官兵。
  
  听说你们和罗木营一样,都遭到吴巡抚克扣军饷?”
  
  魏广德先是安抚,之后才问出来意。
  
  “回魏阁老,本营官兵本来就只能拿七成饷,前月上官传来消息,说再扣两成。
  
  其实那里只是罗木营官兵,杭州各部都为此闹得很利害,末将也只是勉力维持局面不乱。”
  
  骆迁说到这里再次低头。
  
  魏广德看着他四十多的年纪,估摸着应该参加过嘉靖朝抗倭战争,于是又问了他的出身。
  
  果然,戚继光营兵出身,因为战功得了赏升官。
  
  至于小兵升官到把总其实就不错了,他能混到掌营,没花点功夫显示是不行的。
  
  这里面或许因为背景,或许因为使钱,也可能得到赏识,总之想以小兵之功就升迁到掌营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  
  “那之后呢?兵备道可把扣下来的两成饷银补发下来?”
  
  魏广德继续追问。
  
  “前日已经把拖欠和本月饷银送来,还未下发。”
  
  浙江这边也做了补救,只不过没用,谁也救不了他们。
  
  “既然到了,就发吧本官,也想看看官兵们领取饷银的喜悦。”
  
  魏广德淡淡笑道。
  
 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,骆迁也不好推辞,值得拱手听命,当即传令召集兵卒在校场发饷。
  
  “文书我看看。”
  
  坐在营帐里,外面就是宽敞的校场,已经有一队队官兵在队官带领下进入校场准备领钱。
  
  那是兵备道送来的文书,交接军饷用的,上面有兵备道和南营的关防,属于正式交接文书。
  
  “是,阁老请过目。”
  
  骆迁不敢怠慢,马上把文书双手递到魏广德面前。
  
  “骆将军无须如此,我父兄早年也曾来过杭州助战剿倭,都不算外人。”
  
  魏广德军户出身,在官面上不是秘密。
  
  不过到了杭州地头上,特别是这些小兵自然就不知道了。
  
  所以,魏广德说自家父兄早年在杭州剿倭,骆迁脸上还有些狐疑。
  
  阁老的家人,那不应该都是书香门第出身才对?
  
  怎么可能是丘八,还被派来剿倭。
  
  开头就不说了,倭乱中期,大明各地卫所都不愿意出兵来东南沿海剿倭,迫不得已才大量招募营兵作战。
  
  就算是胡宗宪,有时候也拿卫所毫无办法,就算他是总督也一样。
  
  至于找严嵩帮忙,那就太杀鸡用牛刀了。
  
  魏广德没理会他的诧异,自顾自看了文书,满饷,每人九钱银子。
  
  “以前,士卒实际能到手五成吗?”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