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岁岁文学 > 大明:哥,和尚没前途,咱造反吧 >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私设祭台

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私设祭台

 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私设祭台 (第1/2页)
  
  “太子已非当年那小儿,除夕夜,该是他与内眷共守天明。”
  
  黄祁恭声应是,却忽然低声补上一句:“只是……王爷真的要渐退了吗?”
  
  朱瀚轻轻一笑:“春祭既成,国策已定。此后便是他与朝廷之间的棋局,我若再立于他前头,不是扶他,而是压他。”
  
  “我朱瀚虽无心称帝,却不该因忠而成‘负担’。”
  
  黄祁躬身沉声道:“属下明白。”
  
  除夕之夜,紫禁城灯火通明,千宫百阁皆张灯结彩,宫人忙碌,宫灯红艳似火。
  
  东宫大殿内,朱标披锦袍而坐,左右宗亲依次落席,朱棣亦在其列,眉眼冷静,看不出喜怒。
  
  “今夕佳节。”朱标举杯,望向满堂宗亲,“诸位皆我朱氏骨血,不论年长年幼,今日在此,是兄弟,是叔侄,是一家。”
  
  众人起身共饮,一时间杯盏交错,其乐融融。
  
  朱棣举杯看向朱标,忽而问道:“殿下可还记得,幼时我们于凤阳同登山观雪?”
  
  朱标含笑点头:“记得,你那时便顽劣得很,三次将我从雪坡上推下去。”
  
  朱棣大笑:“那是我年少不懂事,如今早已知错。”
  
  众人亦随之大笑,气氛和乐。
  
  而在景福轩的“静夜席”上,顾清萍素衣雅坐,朱标执壶为她温酒。
  
  屋外是万家灯火,屋内却只二人相对。
  
  “这么多年,每逢除夕皆在宫宴间应酬。”
  
  朱标低声笑道,“今夜终于得片刻清静。”
  
  顾清萍笑而不语,只静静看着他。
  
  “你在看什么?”朱标问。
  
  “看你,何时成了这般沉稳。”
  
  顾清萍轻声,“那年你初入兵部,面色青涩不堪,如今,却真有了君王之气。”
  
  朱标轻轻握住她的手,低声道:“这一年多亏皇叔,也多亏你。若无你助我审兵议政,我哪能独掌大典?”
  
  顾清萍眼波微动,轻声应道:“殿下如今独立,顾萍不求声名,但愿能陪你至登极那日。”
  
  朱标默然片刻,轻声应道:“若有一日,我得临天下,第一杯酒,定与你共饮。”
  
  夜色渐深,宫城千灯不息,钟鼓已响。
  
  初一清晨,寒风已息,雪融如霜,朱瀚着一袭青衣抵达东宫。
  
  朱标早已在宫门外候迎,身后随行百官列于两侧。
  
  “皇叔能来,标心中大安。”朱标恭敬行礼。
  
  朱瀚微笑颔首:“你如今贵为储君,我若不来,岂不显得你皇叔心虚?”
  
  二人相视而笑,步入东宫主殿。
  
  入内,朱标亲自引朱瀚至主座左首,吩咐设酒设宴,三杯后,百官离席,殿内只留叔侄二人。
  
  “皇叔。”朱标正色道,“春祭已过,元日亦至。我愿请皇叔为我再布一局。”
  
  朱瀚眼神微动:“你还有未解之结?”
  
  朱标点头:“朝中虽已归顺,但外藩子弟、王府将领、多依仗皇威。若父皇退位之时,他们未归我心,恐生枝节。”
  
  朱瀚沉吟片刻,缓缓道:“你要借谁为引?”
  
  朱标目光坚定:“朱棣。”
  
  朱瀚轻轻抬眉:“他?”
  
  朱标眼中寒芒闪现:“他若真归心,便由他号召王藩共庆;若不归心,便趁此试探。”
  
  “皇叔,”他轻声道,“我不能将太子之位守成温室,终究还是要淬一场铁火。”
  
  朱瀚放下酒盏,缓缓道:“你既有此意,我便替你添一笔。”
  
  正月初三,天未亮,宫城之内尚笼于晨雾之中,太和门前却已立满甲士。
  
  今日东宫将以太子之名主持“武艺大观”,由奋武三营演练阵法、披甲比武,同时邀请诸王诸侯观礼——这是明面上“庆节”,骨子里却是朱标“扬威”之举。
  
  朱瀚身着玄色便袍,立于西厢台阶之上,面色冷静,看着朱标披甲上台,步履稳健,未有一丝犹豫。
  
  昔日那在他面前低眉顺眼的孩童,如今已成一国储君,眼神中有了锋铓,也有了守成者的隐忍。
  
  黄祁立在一旁低声道:“王爷,诸侯之中,晋王朱棡未至,燕王朱棣遣人递话称病不来。”
  
  朱瀚淡声:“不来才是真来。”
  
  黄祁愕然:“王爷之意?”
  
  “他们不来,是在观。”朱瀚负手而立,声音轻得如同薄雪覆瓦,“看朱标是否真能以一己之威,统三军、压诸王。”
  
  黄祁低头不语。
  
  而此刻场中,朱标已经步入中阵,他身披亮银胸甲,头戴纶巾,衣甲皆素,无半点奢饰,唯独腰间那柄“诰命佩剑”显露锋光。
  
  “诸军将士,今朝乃贺岁之日,亦是检阅之时。”朱标朗声,“若我令不行、旗不动,便当自退!”
  
  此言一出,三营齐呼,旗动如林,枪戟起落,整齐划一。
  
  随即朱标一声令下,演阵开始。三营列阵,如潮起潮落,铠甲碰撞,鼓声如山崩雷动。
  
  看台之上,不少藩王子弟虽未亲至,但早遣心腹暗中旁观。
  
  当看到朱标立阵如山、调兵如水时,消息迅速传出,直至奉天殿前,传入朱元璋耳中。
  
  朱元璋正于寝殿小酌,得闻汇报后放下酒盏,眼角泛出难掩的欣慰。他未言语,只抬手指了指南窗外。
  
  “他终于站住了。”
  
  他身边的李善闻小声道:“陛下,今日演阵,各部兵将无不俯首,京营三校之校尉更请托东宫留训一月,称太子指挥有法,众心悦服。”
  
  朱元璋缓缓点头:“再过一年,朕便可完全退了。”
  
  演阵之后,朱标没有急于谢恩,而是登上太和前殿,亲自检阅三军,逐一过目各部演示之法,甚至亲手校射,为偏将指错。
  
  有人低声感叹:“太子殿下真是将相之才。”
  
  吴琼立于众人之后,目光含笑:“那是你们今日才见。我在兵部时,他一纸调令,能让五百校尉连夜动身;一口号令,可使两千骑兵夜行百里。”
  
  众人默然。
  
  演阵告一段落,朱标却并未退下,而是命奏鼓三通,再启“文策问对”。
  
  百官哗然。节日观武已是惯例,但当朝太子借节设策问政,这可是前所未有。
  
  而朱标站在高台之上,声音清朗:“今朝之阵,乃兵威之实。但天下之治,不止在兵。诸位大臣可于太和殿正阶之下,自陈所策,吾愿听之!”
  
  杜世清当即出列:“臣有一策,关于三营兵器调度……”
  
  朱标点头:“请言。”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