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智取启蒙书,过目惊四座 (第2/2页)
最终化作一个无声却无比灿烂的笑容。
启蒙之书,智取成功!
他深吸一口气,翻开了第一页。
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
性相近,习相远…”
几乎在目光接触文字的瞬间,
超频大脑悍然启动!
视觉信号以超越常人数倍的速度被捕捉、转化。
一座宏伟的“记忆宫殿”在意念中拔地而起!
廊柱、墙壁、房间……
每一个构件都对应着特定的文字和意象。
“性本善”——宫殿侧殿浮现孟子“孺子入井”的生动浮雕,
旁边悬浮着现代心理学关于婴儿共情的理论片段。
“习相远”——回廊壁画对比着“孟母三迁”与犯罪心理学中环境影响的案例图谱…
这绝非死记硬背!
这是理解性记忆与知识网络的瞬间编织!
现代学术对古代经典的考据、义理研究成果,
犹如被激活的隐藏数据库,
随着原文展开自动关联、归档。
他翻页的速度越来越快,
眼神专注得骇人,瞳孔深处仿似有数据流在奔腾。
不过一刻钟,整本《三字经》连同其扩展知识库,
已如同呼吸般自然烙印在记忆宫殿最核心的主殿之中。
夜渐深,破屋寒冷刺骨。
苏惟瑾却浑不在意,
找来秃头毛笔和粗糙草纸,
就着微弱月光开始抄写。
字迹歪扭如蚯蚓,
但这不重要!
重要的是通过书写强化肌肉记忆,
更重要的是——完成那“三十遍”的惩罚,
并以此为契机,亮出獠牙!
他彻夜未眠,凭借非人的速度、
耐力以及大脑的精确控制,
在天明时分,三十遍抄写,
一字不差,整齐地摞在身旁。
第二天下午,苏惟瑾拿着那叠厚厚的抄写纸,
提前候在书房院子的角落。
日上三竿,张诚才打着哈欠,
被小厮们前呼后拥地踱步过来,
脸上还带着宿醉的惺忪。
苏惟瑾瞅准时机,快步上前,
扑通跪下,双手高高举起那叠纸:
“少爷,小人奉命,
已将《三字经》抄写三十遍完毕,
请少爷过目。”
张诚嫌恶地瞥了一眼,
像赶苍蝇般挥手:
“滚滚滚!抄完了就滚远点!
拿这鬼画符来污本少爷的眼?”
旁边的小厮们发出哄笑,
张奎更是抱着胳膊,
脸上露出“算你走运”的狞笑。
然而,苏惟瑾却不起身,
反而维持着跪姿,头颅低垂,
用一种清晰无比、
足以让院内所有人都听见的语调开始背诵:
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
性相近,习相远。
苟不教,性乃迁。
教之道,贵以专…”
起初,院子里还有细微的窃笑。
但很快,笑声消失了。
因为苏惟瑾的背诵,并非磕巴断续,
而是如同高山流水,潺潺而下,一气呵成!
字正腔圆,抑扬顿挫,毫无滞涩!
“…昔孟母,择邻处。
子不学,断机杼。
窦燕山,有义方。
教五子,名俱扬…”
背诵声在院子里清晰地回荡,
每一个字都像一记无声的耳光,
抽在张诚和所有看笑话的人脸上。
张诚准备迈开的腿僵在了半空。
周围小厮们的嘴巴张成了O型,
眼神里充满了活见鬼般的惊愕。
张奎脸上的狞笑凝固,
转而化为彻底的茫然和难以置信。
这……这怎么可能?!
昨天还是个差点被打死的贱奴,
怎么一夜之间就能把整本《三字经》
背得如此滚瓜烂熟?!
张诚的小眼睛瞪得溜圆,
肥胖的脸上先是惊愕,
随即迅速被羞怒取代!
他自己绝对背不出,
看到一个小厮做到了,
那种冲击感和羞辱感格外强烈!
苏惟瑾一直流利地背到结尾:
“…勤有功,戏无益。
戒之哉,宜勉力。”
全文终了,他才再次恭敬磕头,
语气“诚恳”无比:
“小人愚钝,仅能死记硬背,
其中深意,远不及少爷您万中之一。
若有错漏,请少爷重重责罚。”
院子里死寂一片。
张诚指着苏惟瑾,手指颤抖,
脸色由红转青,张了半天嘴,
才从喉咙里挤出一句气急败坏的怒吼:
“你…你他娘的…
背得快了不起啊?!
老子…老子…”
他想骂却词穷,
想打又觉得更加丢份。
最终所有的怒火化作一脚,
狠狠踹在旁边一个小厮的腿上,迁怒道:
“看什么看!没用的东西!
还不给老子滚进去磨墨!
老子今天要读《大学》!快!”
他气急败坏地冲进书房,
把门摔得震天响。
门外,一群小厮噤若寒蝉,
再看向依旧跪在地上、
神色“惶恐”的苏惟瑾时,
眼神已经完全变了。
惊疑、畏惧、甚至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忌惮。
苏惟瑾缓缓站起身,
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,
自始至终没有看任何人一眼,
低着头,嘴角却勾起一个冰冷而锐利的弧度。
第一步震慑,完美达成。
他知道,消息很快就会传开。
不仅会传到张诚耳中,
更可能会传到那位同样望子成龙、
却对儿子失望透顶的张老爷张承宗耳中……
而这,或许将是他摆脱当前困境,
真正接触到更核心书籍的关键转折点!